雁门太守行 预习 导学篇

2022-03-26 05:1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雁门太守行 预习 导学篇》,欢迎阅读!
雁门太守行,预习

《雁门太守行》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行”的文体。

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预学篇

一、知识链接:

1、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2、简介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二、预习检测:

1、自读诗歌,查词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脂( 提携

2、读诗,要求读出韵味,节奏,语气。

思考: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熟读全诗,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内容。

导学篇

一、朗读、赏析:

1、读诗韵: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3)齐读(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 4、品诗言:感受形象美。问题探究:

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简要赏析“压”字的妙处。现在人们常用“云压城”来形容什么?

2)简要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妙处。





1


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5)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6)诗中有两处运用典故,找出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7)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感受诗中的形象美,谈出你的感受。

二、拓展延伸

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其他边塞诗。

2、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三、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四、布置作业:完成《雁门太守行》慧学篇。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a0e046cfc789eb162dc8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