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2023-04-02 00: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欢迎阅读!
知识点,下册,物理,年级,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103千克=106=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3(还有:克/厘米3)1/厘米3

=1000千克/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1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 G ,下沉;(2)F > G ,上浮 (3)F = G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 < G 下沉;(2) F > G 上浮 (3) F = G,悬浮。(不会漂浮) 1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1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G=ρgV 1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 G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G=ρgV

(4)平衡法:F=G (适合漂浮、悬浮)






1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1/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3g=9.8/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九章机械与人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aa5e1a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