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6单元教学设计

2022-07-28 01: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6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备课,下册,教学设计,人教,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儒家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有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庄子〉二则》中的《北冥有鱼》描述了神奇莫测的鲲鹏的形象,以及鲲鹏迁徙到南海要“以六月息”,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反映了两人敏捷的思维。

〈礼记〉二则》中的《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说》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唐诗二首》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卖炭翁》通过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写作”的内容是“学写故事”,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围绕中心写出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以和为贵”,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寻“和为贵”的真谛,培养“和”的理念,

“名著导读”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讲解了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提供了四首古诗词,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

2.能够理清叙事类文章的情节,把握中心,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的道理。 3.理解诗词意境,发挥想象,体会、感悟、赏析名句。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2.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叙事类文章的情节,把握中心,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的道理。教学难

理解诗词意境,发挥想象,体会、感悟、赏析名句。

教学措施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文语言。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很重要。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同时,对诗歌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发挥想象和联想,勾勒出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再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对重要文言文知识进行识记,包括实词、虚词、通

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并结合以前所积累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比识记。最后再设置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进行课堂练习,进行夯实巩固,学以致用。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在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本课的重难点问题,或者是与学过的同类古诗文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同时运用多媒体设施,创设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

4

教学过程中应各有侧重点。〈庄子〉二则》重点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清

文章层次,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的差异,了解《庄子》散文的语言特色。〈礼记〉二则》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束缚、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马说》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了解封建社会摧残、埋没人才的黑暗。《唐诗二首》主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重点字词,感受诗歌描绘的黑暗现实,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特别是《卖炭翁》一诗,要注意体会诗中讽喻的含义。

课时安排

〈庄子〉二则》2课时 〈礼记〉二则》2课时 《马说》1课时 《唐诗二首》2课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写作 学写故事1课时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1课时 名著导读1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1课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0df976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