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2023-02-08 03: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欢迎阅读!
素养,科大,理工,人文,论文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成因分析

1、高校忽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高校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下,学生从入大学起其所学的专业已被明确划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这意味着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关注专业技能培训,忽略甚至放弃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往往需要比文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学生缺乏强化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大学教育则变成专业技能培训,大学所培养出的多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员。

2、理工科院校的自身劣势我国的很多理工科院校原本都是从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性极强的院校,人文社科等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多年来只有马列理论或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才开始设立文科院系,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不多。因此,理工科院校在自身历史沿革中就遗留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白点。此外,高校从领导到学生重外语轻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相挂钩,而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并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很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汉语及人文素质的提升被忽略。相当一大多数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时有发生。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用电脑写作已经逐渐替代了手工书写,很多软件早已能够自动识别错别字。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退化,提笔忘字、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的流行也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汉字和表达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久而久之则会混淆视听,有损于学生在中小学时打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功底。而网络的普及和巨大作用也往往使大学生对此产生依赖,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


东西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不必再费尽心思死记硬背,这对理工科大学生放弃人文课程学习提供了借口。 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大学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为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深化改革、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全面推进哲学及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使全社会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使群众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使全国自上而下地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中学逐步取消文理分科,或改善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以启发式教育和思维训练为手段充分发挥中学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

2、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进入社会前最后的系统化教育机会,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关键的时期。理工科院校也必须树立准确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人文素养教育尤其需要摒弃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形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沐浴科学文化传统的氛围,促进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逐步完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并可通过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及多媒体教学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组织人文沙龙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营建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广阔舞台。邀请人文科学造诣较深的知名学者、专家讲学,在校园举办人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15829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