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2022-12-22 17:0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雷锋,叔叔,反思,哪里,教学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雷锋,是被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字,“向雷锋叔叔学习”是我们经常向孩子们提出来的要求,学习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对于“雷锋”,孩子们还是非常陌生,于是,在课前,我让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 阅读雷锋的故事去试着了解“雷锋”,知道“雷锋”,从而能顺利地走进“雷锋”的世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我们的心弦。通过一遍遍地朗读,通过一层层地解读,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课文最后会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原来这都源于雷锋叔叔心中有爱啊!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感触: 一、 “预习”扎实有效

每次学习新的课文时,我总会事先布置孩子们进行预习,从课堂上检查字词的认读中发现孩子们的预习比较到位,生字词识读基本上人人过关,重点关注了几个后鼻音的字: 锋、 曾、 泞、 荆、 莹。课文朗读也能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

二、 “感悟”形象生动

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非常棒,2小节感受到雷锋叔叔的辛苦,从“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泥泞的路上”,尤其是晓琪对“脚窝”的理解,说出了雷锋当时深一脚浅一脚走路的艰难。第4小节感受到雷锋的艰辛和艰难,因为“背着年迈的大娘”、 “有荆棘的路”等,特别是“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联系前文想到是: 雷锋叔叔昨天经过这里,到了今天还能看到他落下的汗滴,可见雷锋叔叔当时是多么累啊!这样的回答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从而也显现出孩子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相信孩子,就会有精彩呈现。

三、 “拓展”出乎意料

原本设计这样的环节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因为说实话我自己心中并没底,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模仿写诗。但今天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真的令我惊讶,当然嘉


仪功不可没,因为是在她的引领下,再在师生合作下,我们完成了两小节的续编:



附: 踏着白白的积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雪花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推着沉重的小车,

踏着厚厚的积雪。【这里可以改为: 冒着鹅毛大雪】 ,那车上满满的黑炭,

就是他送给穷人的爱心。【“爱心”可以改为“礼物”】 四、 “收集”卓有成效

课前收集雷锋故事,了解雷锋,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精彩倍出,特别是最后在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时,孩子们不仅知道雷锋做好事无处不在,还知道做好事不仅仅局限于雷锋一人身上,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乐于助人的人,我们称之为“活雷锋”。再结合昨天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了解在我们学校的“小雷峰”们,以及我们班上学期为汶川小朋友捐出的“爱心包裹”的小朋友,知道其实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孩子们的感悟也比较深入了。

尽管孩子们在课堂上是精彩纷呈,但我自己在课堂的调控中还是不够科学,自己总结为以下两点:

1 由于朗读、 感悟较多,虽然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学习生成,但挤占了作业的时间。

2 拓展说话的形式觉得很好,但就这样“集体创作”对于孩子们个体的习得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假如课堂上能在口头创作的同时再让孩子们自行创作,再交流的话,相信掌握的会更牢固,这就又需要时间来保障了。【虽然回家作业中布置为机动,效果可见也很是一般,好的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延伸,挺可惜的。

“课堂的缺憾也是一种艺术,如何减少这样的“缺憾”,或者避免这样的“缺憾”,我想课堂教学也许就又有了新的进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8af86e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