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7)(1)

2022-04-15 15: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两首(7)(1)》,欢迎阅读!
古诗

古诗两手电子教案(正面)

课题: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落、少、扬、烟、童”等11个生字。 2.会写“少、处、忙、村、放、春、学”7个字。 3.学习“竖心旁”“反文”两个部首。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准11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7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2个部首。

2.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前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一、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儿歌,你们能背下来吗?(全班齐背两首儿歌) 背得真好!对于春天,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话,进行语言训练,同时激发学习情趣)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我们一样,古时候的文人也作了很多诗来赞美春天。请看这首诗(课件(或看书)出示《春晓》诗文。 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1.检查读音情况: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春

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2.同桌互相读。3.指名读。

4.识字、理解、感悟、朗读: 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理解题意,学习“春”。理解“晓”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四、熟读成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背诵,如自由练习、指名背诵、师生互相提示合作背诵等 五、写字:少:独体字,注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安排。(自己描、写。互评。 处:正方形,外边三笔老师带写,注意撇短捺长、找准斜度。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左高右低、左长右短,特别是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春: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指导(横与横之间的距离、长短。

六、布置作业:1.必做:背诵古诗、抄写生字。2.选做: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村居》

一、谈话导入、解题、学习“村”

上节课我们学习学习了《春晓》,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 学生背诵《春晓》 激趣:下面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 齐读课题,学习“村” 问:关于这个字你都知道什么?(音?义?写?部首及形声特点等,

古诗两手电子教案(反面)

教学过程:

二、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带入情景:诗中描写的就是在乡村居住是看到的一种春天的景象。(出示课件你们想看吗?

2、整体感受:看到这种情景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个性展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3、导入识字:诗中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你能试着认会吗?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鼓励合作互助。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学习: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读懂的内容、讨论不懂的词句。

3、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重点指导词义: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学生自己试读,小组汇报、评议。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听。 师生共赏。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看图、课件演示及结合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在师生评议、竞赛探究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六、熟读成诵。自由背诵、同桌检查。 七、指导写字。

同桌研究,重点指导:

忙:重点板书“竖心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右边的横插在左边点的下面。 村:左右同高同长,注意“木字旁”和“村”中两点的位置关系。

放:板书四笔反文的书写方法。可采取笔画拼摆的方式让学生形象感受。 八、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村居》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景

色和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全诗写出了春色的秀丽和孩子们的欢乐。 学习这首古诗,我设计重点是朗读和背诵指导,先范读和放多媒体课件的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诗句中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就自然地理解课文的诗意。体现了“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个理念,也说明了古人们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b737f6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