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工夫红茶—十大名茶

2022-07-24 19: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祁门工夫红茶—十大名茶》,欢迎阅读!
祁门,名茶,红茶,工夫,十大

祁门工夫红茶—十大名茶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黔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光绪元年(公元1875),黔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干臣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带,也试制红茶成功。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售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资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竞与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



1


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的蚊潭、鹅湖两区)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最旺时年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仅出口即达5.7万担,目前维持这一水平。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e3efa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