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格律诗八首——《无题》

2022-12-24 09: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格律诗八首——《无题》》,欢迎阅读!
八首,长春市,吉林省,律诗,下册





格律诗八首——《无题》



新授课



刘子瑒



5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诗中两个“难”字的含义;体会“春蚕”两句愿意

及今天人们常用它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通过斟字酌句,赏析诗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凄美爱情中的坚忍执着的精神和诗人寄情深微,意蕴幽隐的朦胧婉曲之美。

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 感受凄美爱情中的坚忍执着的精神和诗人寄情深微,意蕴幽隐的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资



课前演讲 一、导入新课。

当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人纷纷告别文坛,唐诗的辉煌国度也不得不走进了它绚烂的落日余晖,于是李商隐来了,望着逐渐黯淡的黄昏,一唱三叹地低吟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这短短的20个字,我们又能体会到诗人的几多感慨?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多愁善感的李商隐,走进他朦胧幽美的诗歌艺术世界。 二、解释题目。

无题,表明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这类诗往往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意旨隐晦,一般难于准确理解,故而在没有原由,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读者可在朦胧含蓄之中自由联想、任意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无题命名的诗最早见于《诗经》及一些民歌作品中。而李商隐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以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属无题之作。

三、诗人简介。



多媒体 图片 视频 朗读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 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




说纷纭。他的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四、品评赏析。

1.诗的第一句,一对主人公被放置在一幅怎样的场景之中?离别的场景。

2.在离别即将来临时,离别的双方心情怎样?诗中哪些字可以体现这种感情?

心情痛苦不堪。这一点从两个字可以看出。

3.围绕这场悲伤的离别,诗歌共描摹了几幅画面?三幅。暮春伤别、别后相思(想象)、别时寄语。







4.在第一幅画面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对表达别离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人写了东风无力、百花凋零这两个意象。这两个意象既交代了离别的时间,也为诗歌渲染了一层凄凉无奈的意境。 5.体味诗的颔联和颈联。

①在第二幅画面中,诗人想象别后相思选用了哪些意象?春蚕丝尽、炬泪干、晓妆对镜、月夜苦吟。 ②这四个意象中的相思主体是否相同?

不同。前两个意象叙写的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后两个意象叙写的对象则是别后的女子。

③首先我们看第一组意象:春蚕丝尽、蜡炬成灰,作者通过这组意象想表达什么感情?

表达了对对方刻骨铭心的思念,这种思念是可以用一生来换取的。可以说这种感情已经以死为代价了,再去写如何思念对方,就很难落笔了。于是作者翻过一层,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④第二组意象中你觉得哪些能够生动地体现对方对的思念?

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迂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6.如何理解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她。这就是结尾两句的

李商隐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喻、谐音

愿意为:至死不渝的爱 引申为:坚贞、执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eb9df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