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

2023-01-11 19: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尚》,欢迎阅读!
杜尚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心人物。出生于法国,1954 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马塞尔·杜尚法语Marcel Duchamp中国大陆翻译为马塞尔·杜尚[1]台译杜尚全名亨罗贝尔马塞尔.迪尚Henri-Robert-Marcel Ducham(1887728日-1968102日)他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被誉为现代艺术守护神是一位法国艺术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但其实杜尚不属于任何帮派,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真正心灵的自由。[2]

西方艺术在历史上,马塞尔·杜尚一直是一位争议颇多的人物。有人称他是严谨认真艺术,是20世纪实验艺的先锋,是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也有人称他是高雅艺术的嘲弄者,是艺术花篮中的一条毒蛇,是毁灭美的恶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屠杀现象令杜尚至感绝望他带领志同道合的艺术掀起一场抗议的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达达主义运动。「达」在法文中的意思是木马或婴儿「无意识的语言」,后者似乎更合乎这个运动的精神。人们常认为达达主义虚无主义的色彩,而它本身的目标也是在让世人明白,所有的既定价值道理或者美感标准,都已在第一次大战的摧残下,变得毫无意义。1916 年到 1943 年这段短暂的流行期间内,达达主义激烈地散播非理与反艺术思想,杜尚把签名与标题置于瓶架或铲雪机,小便池之类物品上,然后当成艺术作品展出。

1905年,18岁的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为了逃避服兵役,装模作样学画版画,成了一名艺术没有人料到,这个的青年人会成为改写西方艺术史首屈一指的大家。[3]



代表作有《下楼的裸女》L.H.O.O.Q大玻璃《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等。杜尚在他身处的那个年代,无疑是艺术家眼中的异类。马塞尔·杜尚否定传统,戏谑传统作品,颠覆作品内容,甚至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手段和观念。杜尚喜爱用机器的形象和机械的描绘,而不是传统的写实或印象的画法来作画。这样的画法逐渐形成风格,最后产生了《火车上悲伤的男人》《下楼的裸女2号》等具有明显杜尚风格的作品。

曾让马塞尔·杜尚声名狼藉的作品是他重画过的《蒙娜丽莎1917年,他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上,用铅笔画上山羊胡子,并且在下面写上"L·H·O·O·Q"(读作Elleachaudaucul,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这一对待“经典名作”的态度立刻遭到了传统


艺术卫道士们的大力抨击。然而,杜尚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师”的作品?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都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杜尚重画过的《蒙娜丽莎》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这也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另辟一条路,7080年代有许多艺术家用重画的方式来进行创作[4]

所以杜尚的意义在于,他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而他的现成品艺术也突出了观念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他在晚年的访谈录中说道,这些现成品的选择从来就不是依据什么审美原则,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去违背现存审美原则和标准。它们是以视觉的"无所反应"为基础的,不讲任何高雅或者粗俗的审美情趣。偶尔写在现成品上的短句,也不是作品的标题,而是"把观者的思想带到另外一种主要是受字眼支配的领域中去"的媒介。他说,现成品可以是艺术品,相反,艺术品也可以成为日常用品,可以把伦勃朗Rembrandt)的画拿来当烫衣板。人们一般认为艺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独创性",是一种特别的、唯一的东西,但是杜尚说:"在传统意义上讲,现今存在的几乎每一件现成物体都不是原物,因为艺术家使用的一管管颜料都是机器制造的,都是现成的产品,所以我们必须断定,世界上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现成物体的辅",它们都缺乏原创性"

达达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这场席卷欧洲的战争中,瑞士因其中立国姿态而成为最佳避难所,接纳了众多逃避战火的文化、思想界青年。 晚会上,一把裁纸刀在一本法德辞典中碰巧点中的名词“达达(法语中原意为玩具小木马)”成为他们一切活动的代名词。达达,这个被玩世不恭地找出来的偶得之词很快便声名远扬——它成为这场与破坏、疯狂、虚无主义、愤世嫉俗密切相关的运动的标签。

战争使人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更多共鸣,因而几乎是同时,达达运动还在纽约、巴黎等地出现。在美国纽约,达达的风云人物是杜尚和毕卡比亚;在德国柏林,达达的核心是胡尔森贝克;而在巴黎,达达则以文学界力量为主,它的主力是阿拉贡、布雷东等人。此外,达达运动还在科隆、汉诺威等地发生。达达的范围扩及世界各国,然而其组织却是一盘散沙。一如那些不胜枚举的宣言,达展示的是杂乱无章和惊世骇俗。总体上说,它是从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出发,以各种讽刺手法甚至恶作剧形式对一切艺术形式的挑战和攻击。它产生于混乱,又致力于创造混乱。在破坏一切的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打破现成品艺术品、创造者与欣赏者、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从1922年起,达达派的内部分歧变得日益明显。1923年,达达宣告解体,应验了他们自己所述的预言,“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614191bed5b9f3f80f1c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