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2-04-02 19: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课时,教学设计,生命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体味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整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海伦·凯勒何其不幸,在她19个月的时候,就被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最后也不会说话了;然而,她又何其有幸,碰到了 温柔、亲切,有爱心、有耐心,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有方,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莎莉文老师。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研习文本,来看看当时的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二、合作探究

1.再次认真地阅读课文,说说在“重塑生命”的过程中,海伦是怎样表现的?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敏感聪明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热爱生活、渴望光明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强烈的好奇心。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求知欲。

2.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敏感聪明、热爱生活、渴望光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求知欲 3.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内因:海伦没有放弃认识文字。(有毅力)海伦能够通过水受到启发。(有灵性)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有求知欲)

外因:遇到了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

4.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到达抒情的效果,从而表达出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三、总结课文 1.内容归纳

本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与莎莉文老师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爱心和她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

海伦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固然与沙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更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的坚毅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2.课文精要




四、课堂演练

1.说明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指“重新塑造生命”。

在本文中是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海伦从寂静又黑暗的世界回到了光明、快乐之中。她的生命的意义重新被定义。

2.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你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的人?你能够在这些人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代表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发言) 贝多芬、霍金、尼克·胡哲

好学自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身残志坚人物的故事,感受其优秀品质。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8bf0ab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