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二)教学设计

2022-10-02 03: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生命

《再塑生命的人》(二)教学设计

课题

7、再塑生命的人(二)

课型 新授课

三维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品味重点语句,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及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

极态度

教学难点: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圈点评注作业 预设与点拨:

1、品读开头段中对莎莉文老师带给“我”影响的高度评价的系列词语。

2、品读能突出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水”这个字的过程。

点拨:莎莉文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可以说,莎莉文用“水”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让海伦油然而生求知的欲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

3、结尾处“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点拨:带给“我”的影响,恰恰最能传达“我”的感激!再次印证“再塑生命”,表现“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朴实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华丽的语言,可以点亮文章的色彩。 二、推进新课

(一)问题引领:创造奇迹的这两个人即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你最欣赏她们的什么品质?

1、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学生学法:

二次备课


2、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教师小结:如果说黑暗与光明之间隔着一条河,莎莉文就是那座从黑暗通向光明的桥。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那颗纯净的心的引领下快乐地成长,她虽然看不见阳光,但她能感觉到来自莎莉文老师的爱的光芒。

三、堂上训练

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凯勒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

例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开了一扇厚重的大,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四、拓展延伸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作者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你还知道哪些?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1、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造了欢乐给世界,奏响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 2、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3、阿炳 1893-1950:原名华彦钧,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五、课堂小结

二次备课 补充:

让学生谈谈对海伦成功的感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68eff6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