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学实录

2023-01-05 14:3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迹》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实录,教学

月迹

拉近距离:

(老师介绍本次上课的缘故)我是在初三上课的语文老师,姓晁。听张老师和包老师说我们一三的同学上课时候个个认真听讲、大胆思考,更厉害的是踊跃发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就向张老师和包老师申请到你们班级上一节课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家欢迎我吗?好,谢谢大家!

作为对大家热情的回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片精美的散文(板书)

月迹

贾平凹(wa)山西人,平娃。

一、文体介绍:ppt

散文:

1、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样式。

2、散文不讲究韵律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3、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中心服务。) 二、月美ppt

听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总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找月亮,寻月迹

找到了吗?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 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读完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 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穿衣镜上(2)→院子里(3)→酒杯里(20)→小河里(23)→眼睛里(26 同时板书如下:



镜中月月形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中月月色高兴 杯中月月影幸福 水中月月光兴奋

眼中月月的美好满足



三、文美

1、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




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2、整篇文章读下来,有没有发现,贾平凹在这篇文章里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

①话音的使用3)。亲切、口语化,方言特色②叠词的大量使用5琅琅上口,儿童口吻

3、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写得很乱呢?不乱。是什么原因使地点的转移很自然呢?是奶奶的引领。

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寻月

月亮代表的仅仅是简单的月亮吗??暂不回答。 5、大家先看看第4段至第19段这一部分。

3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奶奶、孩子们、我的旁白)

这一部分是奶奶和我们的对话。他们聊到的是月宫中的桂树和嫦娥。 6、这一部分不是在写寻月呀,这一段对话能不能删掉呢? a作者写桂树表达了什么? 作者写桂树,感觉月宫中的桂树和自己身后的桂树重叠到了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体验到了一种美的愉悦。

b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文章将三妹比做嫦娥,将凡俗与神幻融为一体,使月亮美得实在,使人美得神妙。 c三妹怎么一下就乐了?仅仅是因为夸她漂亮吗? 不仅是因为别人夸她漂亮,而是她认为自己拥有了月亮,觉得自己就是月亮的主人了,所以就乐了。

e找找文章中哪些写月亮好的句子。直接写的、间接写的,这些说明--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不单单只代表月亮。

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 f这样看来,第4段至第19段这一部分为什么不能删除呢? 因为这一部分也在表达孩子们对月亮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

20段:“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要争论?

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31段中“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一句话怎么理解?

月亮是美的象征,天空是生活、生命的象征,把月亮比作印章摁在天空上,说明美是属于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是生活的主人。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这样看来,全文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看似散乱,实际上没有一点多余的文字。是体现了一个什么特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再回头想想,写不同地方月亮不同的形态,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月亮的柔美、迷人,表面上在写各处不同的月,实际只写了一个心中的月亮。这也是\'形散神聚\'的体现。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同学们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学生热烈鼓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8c9dea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