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2022-04-17 15:5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欢迎阅读!
语用,跨文化,迁移,交际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 ] 文章试图阐述语用负迁移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并藉此提出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语用负迁移;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引言

语用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一个较新的课题,在过去的20年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语用迁移的跨学科性质,它对跨文化交际和二语习得的成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外对语用迁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各种言语行为的考察进行,即研究二语学习者在实施某种具体言语行为时受到的来自母语的影响。语用迁移分为两种形式:正迁移和负迁移。语用正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目的语中去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然而事实上是目的语里已经有了一套现成的理解和表达这同样的这种言语行为的类似的语用知识。而语用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目的语中去表达和理解同样的言语行为,但这种语用知识却不同于目的语里已有的理解和表达。篇文章将把主要着眼点放在语用负迁移上。



语用负迁移产生的原因

二语习得中语用负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但文化差异也造成了各言语社会团体之间语言使用的巨大差异,也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带来了不少困难。语言不是孤立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如果运用本民族母语的习惯和文化模式表达另一种语言,结果总是很不得体。学习者个体的趋同心理也是引起语用负迁移的又一个原因。



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 1 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如果不去刻意了解彼此的语用规则,很容易受到“语用负迁移”干扰,直接把母语翻译成目的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影响力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因语用负迁移所造成交际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1]


比如:1)今天太累了。Today was really tired.(套用中文句法) 2)那么,明天是你的生日了,多大了?So, it's your birthday tomorrow. And how old will you be? (国的文化习俗:打探年龄)

语言反映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用规则,因此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的言语行为充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指导人们的看法和行,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因此,不理解价值观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2、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正面影响

事实上,由于母语与目的语本身词汇涵义、语法体系、句法结构的不同 ,语用负迁移这种现象是一种必然且会相对持续的语言现象。语用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语用负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语言学家们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并不都是由负迁移造成的。于是, 他们开始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研究负迁移, 也就是说,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比如, 中国学生S 的美国朋友kristi邀请他参加一个生日聚, 聚会结束后,Kevin 对他说:Thank you for coming to the party.”学生S 的回答:It's OK. ”可是S发现Kristi听了他的回答后显得有些不高兴, 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于是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在交际中用了一个语用负迁移, 也就是说, 他选择“安慰”这一言语行为来回答朋友的感谢是不恰当的, 而应当用“感谢”这一言语行为。至此, 位中国学生S 修正了错误的说法, 学到了新的语用知识。

第二, 语用负迁移是一种交际策略。当学习者的语用知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 他们总会在实际交际中遇到一些已有的语用知识不能应付的问题,但是语用负迁移也是一种可拿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 中国学生S 在系里遇到外教cathy慌慌张张地在找什么东西, 走过去问道:What do you want?”。这里S用了汉语中的“你想要什么?”来表达“提供帮助”这一言语行为, 犯了语用负迁移的错误, 恰当的说法应该是 What can I do for you? 但是他已有的英语语用知识不能让他顺利地与外教交谈, 他只好求助于母语的语用知识, 否则, 他只好保持沉默, 放弃交际。而出现语用负迁移和保持沉默相比, 显然保持沉默更会让交际对方误解, 最终导致交际失败。所以语用负迁移是一种交际策略, 有助于避免交际失败。

第三, 语用负迁移的出现证明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不断进行内化。学习者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假设论证法”逐渐修正原来为了弥补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产生的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负迁移是为了检测他们关于所学语言的假设是否正确。它证明学习者在逐渐吸收新的语用知识, 并逐步用这些新语用知识取代最初他们关于目的语语用知识的错误假设。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而并非表示学习者已停滞不前。



语用负迁移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启示

1 1 须充分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应把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知识教学当作一个整体。

2、注意语用能力的培养,有目的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当今外语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传授语用知识,不断加宽、拓展各种文化背景面,适人、适地、适时进行文化交际。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得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的英语能力(遣词造句能力) 的提高而自然地提高,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学来的语用知识。

3、加强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

语用失误除了粗心或一时疏忽以外,大部分是由母语的干扰造成。那么,我们可以从跨文化角度出发,运用 “对比分析法”,把学生的母语和他们所学的外语进行具体的比较,出错误的根源。如单纯地站在母语或目的语方面去研究,是不能正确地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问题的。因为误解和冲突是由于参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显露出来。所以要想揭示这种误解或冲突的文化差异,就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实现。



结语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语用负迁移是在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正常现象,它是由我们对文化差异的不敏感性造成的。外语教师应正视语用负迁移的消极影响,但过度强调其对跨文化交际起的干扰作用则有失偏颇。虽然语用负迁移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要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干扰,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语用负迁移恰恰是为这一目的所做的准备。



[3]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f9aa6fdd3383c4ba4cd2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