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思(张仲素)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2022-09-07 19: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闺思(张仲素)全诗赏析,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全诗,赏析,原文,翻译,张仲素

秋闺思(张仲素)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及注释

月光透进碧纱窗照进来,在月色下显得周围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在梦中,分明看到了丈夫所在的关塞,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

⑴碧窗斜月:一作 碧窗斜日 ⑵螀(jiāng浆):蝉类。寒螀,寒蝉。 鉴赏

第一首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 关塞 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立刻想到:快,去找

1




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从格方面来看,盛唐气象,往往贵在雄浑,一气呵成。而中晚唐作品则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以耐人寻味见长。像这二首中, 梦里 是一折, 不知 ,又是一折,如此回环曲折,方将思妇的心情极细致地表达出来。 居延城外 句亦是曲折的写法,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但如此一转,便加深了主题,丰富了内涵。[1]

作者简介

张仲素(769-819)唐代文学家。字绘之,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人。公元798年(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复登博学宏词科。812年(元和七年)为屯田员外郎,转礼部员外郎。历司勋员外郎、礼部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诗文赋俱佳,当时与王涯、令狐楚合称 三舍人 他的《春闺思》《秋闺思》《秋夜曲》《塞下曲》

2




等都是传世之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全唐文》存其文一卷。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七九、《唐诗纪事》卷四二。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080a9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