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绘诗

2022-04-20 21: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场景描绘诗》,欢迎阅读!
描绘,场景

场景描绘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呈现】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王维之和即为此诗。



【诗歌翻译】

版本一:散译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版本二:韵译

头戴红巾的卫士不住报说寒夜欲晓,尚衣官员给天子呈上了翠绿的云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初出的日光晃动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动的香烟飘向了皇上的衮龙袍绣。 罢朝后把天子的圣旨写在五色纸上,紫服玉佩的中书文官此刻纷忙不休。



【专家鉴赏】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


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历史名家亦有如下见解: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帖子语颇不痴重(“万国”句)。此为铺写,景象雄浑,富丽造作,句律温厚深长,皆足为法。

元·杨载《诗法家数》: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旱朝》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此又不可不知。

明·顾璘《批点唐音》:右丞此篇真与老杜颉颃,后惟岑参及之,它皆不及,盖气象阔大,音律雄浑,句法典重,用字清新,无所不备故也。或犹未全美,以用衣眼字太多耳。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王维曰“尚衣方进翠云裘”“万国衣冠拜冕旒”,二公重字,不害为人家。

明·胡应麟《诗薮》:王、岑二作俱神妙,间未易优劣。昔人谓王服色太多,余以它句犹可,至“冕旒”“衮龙”之犯,断不能为辞。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檀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庙廊声响,自然庄重。 清·金圣叹《批选唐诗》:意象俱足、庄严稳祢,较胜诸作。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全依贾舍人样,前解通写早朝,后解专写两省也。若其中间措手义有不同者,贾乃于起一句便安“银烛朝天紫陌长”之七字,是预从“早”字,先已用意;于是而三四写“朝”字,便无过只是闲笔。此却于第四句始安“万国衣冠拜冕旒”之七字,是直到“朝”字,方乃用意;于是一二写“早”字亦无过只是闲


笔。此则为两先生各自匠心也。

清·邢昉《唐风定》:雄浑天然。非初唐富丽之比。 清·毛先舒《诗辩坻》:典重可讽,而冕服为病。结又失严。

清·何焯《唐律偶评》:诸篇但叙入朝,此独从天子视朝之早发端,善变而有体。落句用裁诏收舍人,仍不离天子,是照应之密。

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此诗如日月五星,光华灿烂。后人嗤点流传,以为用衣太多,此井蛙之见也。

清·屈复《唐诗成法》“衣裳”字太多,前人已言之矣。“早朝”字未合写,亦一病。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早朝》倡和诗,右丞正大,嘉州明秀,有鲁、卫之目。贾作平平,杜作无朝之正位,不存可也。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并未别出手眼。而高华典赡,无美不备。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博大昌明(“日色”句)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⑴盛丽极矣,字面太杂。⑵才气驾驭,何尝觉杂?毕竟右丞第一。末句太犯,然名句相接便不觉。⑶次联君臣两面都写到,所谓有体要也。⑷精彩飞动,虽叠用衣佩字面,位置当在第二。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应制诗庄重典雅,斯为绝唱。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九天”“冕旒”,气象阔大,而稍欠精切。

【自我鉴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312ff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