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凡尼的早餐

2022-04-22 15:33: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蒂凡尼的早餐》,欢迎阅读!
早餐

两本书和它们改编的电影(上)

大家应该都有过熬夜看完一本书的感觉吧,或是在一个阴雨的下午,或是在一个绵长的夜晚,合上书页,宇宙间,只剩下自己和书中的人事物,你会感动,会感到孤独,也会感激书的陪伴。而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书本改编的电影,仿佛久未谋面的朋友,改头换面出现在你面前,栩栩如生,血肉骨骼,成为和你一样的现实,你觉得她变了,又仿佛没有。 (本文包含结局透,介意者抱歉啦)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我记得是在某个圣诞节前夕,和临安逛着着当地一家小小的书屋,在蒂姆伯顿的《牡蛎男孩》旁边发现它的,皮粉色的腰封,印着一只简笔勾勒的猫。而巨大的“春上村树倾情推荐”让迷信的我带它回家,一口气读完了它,并不知道是因为杜鲁门卡波特的冷淡的笔调,还是女主角的惨淡结局,看完之后只觉得心中郁结不抒,不甘心的翻回去找细节,想要看看究竟是因为什么,郝莉的所有愿望竟然统统落空。

杜鲁门卡波特生性抑郁,敏感,笔下的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两种性格迥异的人生,结局却殊途同归;在书中,郝莉可以任性地从不带钥匙,却总是在深夜敲邻居的门,大喊着:“嗨亲爱的我又忘带钥匙了。”并附上一个无害的笑容;可以将头发染得花花绿绿的,在洗完头发后,坐在消防电梯上弹吉他等着头发吹干,唱着最喜欢的《俄克拉荷马》中的那句“我不想睡,也不想死,我只想到天际的草原上去漫游。;她养着河边捡来的猫,认定彼此只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没有给它起名字,只是轻轻唤它猫咪或者懒鬼;她可爱,涂指甲油的时候,将猫儿的指甲也涂满,她骄纵,将所有交往过的男人聚集到家中开一个party,在邻居投以不屑眼光时,回过去一句:“你也要来吗?我有好男人介绍给你。”她虚荣,攀附在每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身边,为自己无依无靠的明天积攒资本;她被一个个男人哄骗,为狱中的老萨利跑腿,做毒品交易;身陷囹圄,曾经最信得过的OJ却惶恐的说:“她疯了吗,一万美金的保释金,可以付钱,但千万别提我的名字,她就是个疯子!”而最后,郝莉托付终生的巴西富翁,留下一封简短的信,抛弃了已有身孕的她。即便如此,她却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以及不屑一顾的眼神,被捕时的她回头对主人公“我”说照顾好猫,带着命令的口吻;被抛弃时前一秒还在抱怨说她最难过的是自己真的爱过他,后一秒却立马找人查出巴西当地最有名的富豪名单,冒着永远不能回美国的风险,只身前往。在去往机场的路上,她在中途将猫丢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郝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软肋的人,她总说任何东西都只有在丢掉后才知道属于自己,以有牵挂的感觉太难受了;她还说所谓家就是让你感到自由自在的地方,所以她至今都在寻找,这样的郝莉,无坚不摧,冷血无情。也许,仅仅是因为郝莉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早已破灭,她来自穷乡僻壤,怀揣一个明星梦,却因为不够丰满的身材,带着口音的方言,沦落为上层人手中的玩物,这份自卑深植与她的心中,所以在被作家“我”奚落最感动的作品竟然只是一部煽情电影而不是什么文学著作的时候,恼羞成怒:“大家总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但你最好拿出证据来!她有一个心爱的哥哥弗雷德,在美国征兵期间被招入伍,远赴前线,尽管她嘴里骂着自己的哥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但是哥哥寄来的每一封信,却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所有的疼爱,想念,只有在哥哥的信笺上才是真实存在。她也将作家“我”亲切的称作弗雷德,仿佛哥哥可以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然而这个在遥远的战线疼惜着妹妹的哥哥,却战死沙场,郝莉在接到消息后,发了疯一样的砸碎自己的镜子,香水和墨镜,将圣诞树推倒在地,将冰箱里的所有食物扯出来抛在地上,撕坏窗帘,推翻沙发,她不叫也不哭,只是疯狂的发泄,最后浑身僵硬的躺在床上,带着哭腔说:“我想让他带我去墨西哥,去海边,只有在那里我才能安眠。”从此之后,弗雷德带着这份真切的感情,在郝莉的生活中永远的消失了。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起初打算连载的《时尚芭莎》杂志却委婉拒绝,称郝莉的形


象更像是一个娼妇,而其中对于蒂凡尼首饰店的描写,会引起蒂凡尼集团的不满。然而书名虽然叫做《蒂凡尼的早餐》,文中的描写却仅仅只有一处郝莉的自言自语,她说蒂凡尼是一个高贵安静的地方,在那里就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她希望那将是自己最后的归宿,那时候猫会有名字,哥哥也会回到身边。她说只要在蒂凡尼,事情总不会变得太差,这其实是郝莉最卑微最无助的梦想而已。

而随后,这本书籍被改编成电影,由奥黛丽赫本担任郝莉的扮演者,影片获得了众多奥斯卡奖项,我却在观看电影时,产生了更强烈的失落感:赫本气质超群,一颦一笑仿佛就是贵族,尽管在影片中她穿着时尚,眼神同样鬼马,可出演过罗马假日的她,带着公主的身段,一出场就妆容精致,趴在蒂凡尼珠宝店的橱窗上向里眺望,眼神里殷切的渴望和憧憬,瞬间使这个霍莉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拜金女,随后的剧情更像是典型的好莱坞喜剧情节,拜金女在消防楼梯弹唱了一首抒情的moon river,让男主角一见倾心,随后女主角执迷不悔攀附有钱人家,却屡遭挫折,将猫咪抛弃后终于在出租车上恍然醒悟,哭泣着跑下车,在大雨中找到丢失的猫,并与一直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男主角亲吻拥抱,精致的妆容被大雨冲刷,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赫本仿佛天生好运的演绎,无忧无虑的笑容,足够孩子气,足够脆弱,却也因此缺少了郝莉的无助和心碎,少了郝莉的饱经风霜,少了郝莉选择闭上心扉的绝望。

原文的结局是什么呢,郝莉将猫抛下,对着出租车的后视镜画好唇妆,调整墨镜,将首饰扶正,安排司机出发,作家气急败坏骂道:“你这条母狗!,郝莉面无波澜,在一个拐角处,她缓缓说着猫的身世,企图说服自己并不需要这只猫,可说到最后,嘴角抽搐一下的她,终于忍不住,跳下车,回到那个抛弃猫咪的路口,却发现,那只黄色的花猫,和弗雷德一样,永远的消失了,只剩下郝莉喃喃自语:“原来我们是属于彼此的,它是属于我的.....”一向骄傲不肯低头的她终于再次感受到深深的挫败,在肮脏的西班牙街区,再一次失去自己,而她同样选择不痒不痛的离开作家,走向一个被洪水淹没的未知。

电影与原文的出入,失掉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初衷,孰好孰坏,不做分辨罢。 接下来的两篇将会写《金色梦乡》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感兴趣的话就请耐心等待吧!不知道你看过什么书,以及由书本改编的电影呢?请在后台与我分享吧,如果喜欢这个公众号,也希望你可以推荐给志同道合的人,最后,祝愿你有美好的一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358c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