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创新教案

2022-04-09 04: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说创新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创新,马说

马说

临沂第29 张伟伟

教材分析: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课标分析及理解运用:

1 累相关文言字词,背诵全文。 2 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3 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特殊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背诵全文。

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字里行间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虚词,实词,品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学习重点

1、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特殊词语。 学习难点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课堂上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然后结合注释自学,对疑难处教师引导讨论。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本文中心思想与作者托物寓意的写法上。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文化名人的名作,就像地球有南极和北极,一天有白昼和黑夜,一个人的一生,也总是在矛盾对立中沉浮。生在晚唐乱世的杜牧虽有济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乐观豪迈的刘禹锡虽想通过政治革新富国强民,却终究失败被贬谪在凄凉之地二十三年;才情卓著的东坡居士面对朗朗明月,欲乘风归去,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难题,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竭力求得一个圆满的答案。那么,唐朝文学家韩愈完成的是一份怎样的人生答卷呢,让我们随着《马说》去探讨“人生”这个“此事古难全”话题。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的音

一石 衹辱于 骈死 槽枥 食马者 2、朗诵课文,指名2个学生 3、齐读课文 三、通译课文

1、屏示重点字词,学生在文中勾出做好标注,借用工具书进行翻译。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并且合作通译全文 3、指生解释重点字词,连词成句,通译课文。 4、当堂自我测试:

1执策而临之 (鞭子,名词) 2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动词) 3食不饱,力不足 (吃,动词) 4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饲”,喂养,动词 四:内容研讨

1 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疑惑,学生抢答。

2 我的困惑,一匹马,成为千里马,是好事还是坏事? 3 紧扣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 对于千里马来说,才美能不能外见,能不能以日行千里著称,关键因素是有没有遇

到伯乐,因为——2、俗话说,慧眼识英才,有了伯乐的慧眼,千里马才从普通的马里脱颖而出,但是不幸的是——3、这就决定了许许多多的的千里马难逃厄运,常常只能——4、从表面上看,千里马不以日行千里著称的原因是——5、但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6、关键字是哪两个?7、食马者不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而且还有种种更加过分的不知马的表现——8、请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形容食马者的种种行为。9、这是多么无知和可笑啊。可是,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无马!请你仔细读读,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食马者。10、面对这样的食马者,作者怎么说?

五、主旨研讨:

1、赏析: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品味作者在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

3、了解生平:体会伯乐稀少到了何种地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幼年早孤,由嫂抚养。《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


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4 和韩愈有同样遭遇的古代名人。

5 这不是韩愈一个人的遭遇,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什么现象? 6 作者心情如何?

《马说》主旨投影:本文通过对千里马的遭遇,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7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通过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来含蓄的表现,这种写法叫做 托物寓意。 8、投影 “说”的含义。

9、由莲花想到君子,有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你能想到??? 拓展升华

1 千里马难遇伯乐这个人生难题,韩愈却做出了完美的解答:

2 投影:韩愈,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散文尤其著名。在文学上,

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主张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反对内容空泛;文学语言上主张“陈言之务去”,即除去陈词滥调,讲求文学语言的流畅简洁。与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杜牧把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歌并列,成为“杜诗韩笔”他所提出的“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的观点影响深远。

3 作为一匹千里马,韩愈也没有遇到自己的伯乐,他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崛起,假如,

有一天,你也怀才不遇,你又将作何抉择? 4 展示习作

5 杜牧虽然怀才不遇,却成就了万世诗名;刘禹锡虽然身居陋室,安贫乐道的美德却流芳

百世;东坡居士虽然常遭贬谪,却修炼出了空前绝后的乐观豁达;韩愈虽然没有遇到伯乐,但是,他用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一生的言行,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怀才不遇,那就做自己的伯乐! 6 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自主和开放性学习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406df1a0116c175e0e48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