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黄春生)(汇编)

2022-03-24 16: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黄春生)(汇编)》,欢迎阅读!
春生,个案,汇编,掌握,技能

精品文档

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漳浦六中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地处324线国道旁,交通便利,优生流失较多的典型的农村指数,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有经商、外来打工、务农、生活困难、家庭离异等较为复杂的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特别是外省务工家长更是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再加上私立学校扩招,城镇化建设而导致优生流失,出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及动机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使得我校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

在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们发现几乎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有一部分对学习数学感到困惑,们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觉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处。老师在上课时,他们总是听的迷迷茫茫的,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基本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学习成绩提不上去,没有尝试品尝进步的喜悦感,另有一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较低,虽然该类同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苦于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不全面、不深刻,难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理不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计算公式只能照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听课时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思考,往往只看到结论,遇到困难不能迎难而进;自学时找不出问题的重点难点,解题时不按一定的步骤和法则 ,思路不清,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富于激情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清除厌恶数学的情绪,使学生真正达到愿学、会学、学会是初中数学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1、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意在创设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操作与实施策略,让老师与课本、课本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活动产生碰撞、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以带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帮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学观察事物,用数学思维分析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思想,发展计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和数学模型的思想。

3、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有该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也为全面提升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初步建立并不断发展符合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校本理论体系和框架,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切实关注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技能,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重点对象为农村九年制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学困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建立概念知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技能的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让数学学习交流便捷、直观、形象,从而强化学困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预期创新

本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创新点:①通过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现状的分析使老师立足于农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闪光点,抓住机会启发、引导、探究、合作,激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力图使学困生主动灵活地学习,扭转学困生的学习风气,从而探究出适合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中,使农村中学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②通过课研,使我们教师的科研意识到加强,科研能力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得到提升。



四、研究方法步骤

本课题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坚持纵向和横向相结合,对老师的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进行全面记录、收集和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听课-评课-课后反思-经验总结”的方式进行,通过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具体实验,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探究如何从教学实践层面入手,提炼出有广泛意义的能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清除厌恶数学情绪,使学生真正达到愿学、会学、学会,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启动阶段(201711月-20181月)



1、研究通过《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启动课题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实施阶段(20181月-20194月)

开展与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生个案研究相配套的课题教研活动机制。



确定实验班级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载。 总结阶段(20194月-20195月)

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报送课题研究材料,请专家对本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五、条件保障

1、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2、利用“班班通”先进的设备。学校利用上级资金给班级更换了旧设备,现在拥有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通过多媒体上课节约了时间,并且上课比较形象,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同数学组同事的大力支持参与。

4、所教班级学生的热心支持和参与。

5、研究成果经论证后在个别班级搞试点,然后在全校推广,并对此进行跟踪反馈,以求不断完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组织相关教师观摩公开课成汇报课,接受结题评审。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804fd9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