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寺夜读》文言文翻译

2023-01-18 23: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僧寺夜读》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翻译

《僧寺夜读》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下面是关于《僧寺夜读》文言

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王冕者,诸暨(1)人。七八岁时,父命牧(2)牛陇上,窃(3入学舍,听诸(4)生诵书;听已,辄(5)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6)。父怒挞(7)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8)如此(9),曷(10)不听其所为?”冕因去(11),依僧寺以居。夜潜12)出,坐佛膝上,执策(13)映长明灯(14)读之,琅琅达旦15)。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16);冕小儿,恬(17)若不见。安阳(18)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明·宋濂《王冕传》) 【注释】

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 2)牧:放牧牲畜 3)窃:偷偷地 4)诸:许多

5)辄:总是(常常)、就 6 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7)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8 :此指入迷 9)如此:这样

10)曷:通“何”,为什么 听:听任 11)去:离开

12)潜:暗暗地、悄悄地走 13)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14)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15)达旦:到早晨,到天亮 16)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7)恬:安静的样子 翻译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信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信死了以后,韩信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信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孩子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王冕简介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ad3fe3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