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的形成机制

2023-04-12 19:34: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的形成机制》,欢迎阅读!
形成,机制,环境,媒体,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的形成机制

作者:成天译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5

1 网络文学的载体

网络文学是借助超文本连接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其在互联网上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文学网站,中国最大型的一些文学网站有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等。此外,各大门户网站也参与了对网络文学读者群的竞争。2002年新浪首推读书频道,搜狐、腾讯等迅速跟进,并在近年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网络文学的载体还有论坛和博客等。 2 网络文学的体裁 2.1 特点

网络文学在兴起初期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最早的中文文学网站就是1991年王笑飞在海外创办了中文诗歌网。散文、随笔也曾经是网络文学的主力军,网络散文中最为有名的作者当属90年代末成名的安妮宝贝,比较有名的社区则是天涯的散文天下。90年代末至今,小说在网络里获得了充分的生存空间。2009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中,在北京评选出的十佳优秀作品揭晓,体裁全部都是小说。以20129月的统计为例,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上,点击率排名前100名的作品也全部是小说。 2.2 成因分析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电脑尚未普及,大众对互联网接触率很低,只有少数精英可以接触到。诗歌篇幅较短,可凝聚丰富意蕴,易于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作和传播。而随着90年代末网速的提升、电脑价格和上网资费的下降,网络小说的创作由于硬件条件的允许开始蓬勃发展,小说的娱乐性也使它具有比散文更大商业价值。 3 网络小说的题材 3.1 特点

在大多数文学网站上,频道是按题材分设的,最常见的频道有武侠、奇幻、科幻、历史、恐怖、悬疑、爱情等。此外,三国、穿越、盗墓,虽然属于历史、奇幻题材,却总是作为特殊的频道单独分设。此类小说都曾出现阶段性趋同现象:一定时间段内,相似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网络文学还有一类更特殊的题材:网游、影视、动漫等。当红的游戏和动漫,几乎都有相关的网络小说。此类小说的内容基本是虚构人物在网络游戏或动漫为背景的世界里战斗、生存的经历,与奇幻小说类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成因分析

20世纪初,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文学网站的免费空间消失,各个网站都纷纷开始了收费阅读的盈利模式。这使得受众的使用和满足机制在文学网站的经营上体现的非常明显。网站开始出现专业、迎合大众口味的网络写手,网络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的程度上由受众的特性决定。受众的认知需要较多地被传统媒体满足,而通过付费方式阅读文章主要是为了满足情感需要,继而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故事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主体。网络上,版权不易受到保护,这使得网游、影视、动漫相关的小说能够大行其道。就创作动机而言,这种题材的走红得益于粉丝文化的盛行,许多当红影视作品和游戏都拥有大批爱好者,而网络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文化产品对传统文化产品的一种回应,但这类流行文化的传播在网上更有着非理性的特点。对于某些题材的阶段性趋同现象,其流行根源各有起因。以三国热为例,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2008三国杀桌游的发行和电影《赤壁》上映,激起了人们对三国题材的关注,三国变成了一个很有商业价值的名词。而网络文学进入大众传播的门槛极低,于是许多写手会在同时间顺应受众的选择,撰写相关小说获取更高的点击率。网络对于边缘禁忌内容的呈现首先源于网络创作者的隐匿性;同时,网络传播的把关人角色相对缺失,对文化产品的审查和限制远不及其他媒体严格。从受众的角度分析,读者在网络上也处在一种匿名的状态,在购买和阅读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这助长了追求感官刺激的文章的流行。4 网络文学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1 特点

玄幻类题材的常见情节是奇异世界里的争霸、称帝或修真(主人公经过类似于道家的修行,达到至臻境界);武侠小说多是东方背景下的江湖厮杀、宫廷斗争;穿越类(或称架空)通常保留一些历史的相关事件,内容多涉及与古人的情感纠葛或对历史趋势的改变等等;爱情小说多充满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情节对伦理道德的挑战较大;还有军事战争类小说(常被称为军文),多以某时空背景下虚拟的中国军事发展和国际斗争为内容;影视和动漫小说,有的将原作人物放到新的环境和事件中,有的在原著中增添新的角色,其中尤以爱情故事为多。这类文章被称为同人文。各类型的情节同质化严重,有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网络小说的情节有普遍的文化混杂时代混杂现象,很多写手们都喜欢运用拼接和借鉴的方法,比如《此间的少年》、《悟空传》等,在小说中穿插不同文化、时代和其他知名作品的元素。大多数网络小说的主人公形象较为单一,在人物塑造上有一个常见的套路,即一个近乎完美的主角,天生拥有或是后天习得了异于常人的能力,肩负救世主般的使命,他们在性格上正义勇敢,并经过一番痛苦经历实现理想和获得爱情。 4.2 成因分析

网络小说对于前人的作品有很大程度的沿袭,但许多情节设置更突出娱乐性,力求在点击率上取胜。娱乐性是网络小说情节安排的主要标准,即使是一些历史类题材,其情节也有较浓的主观色彩,缺乏严肃性。同时,网络的匿名性让写手们不用为自己笔下的情节承担太多的道德风险。情节雷同现象的出现,有这样几个原因:作者们模仿成功网络小说的情节套路以赚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阅读费;知识产权保护的难以施行;网络文学更新快、对情节推敲较少;网络写手会根据读者的评论进行下一轮创作,受众难以接受出其不意的情节。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各种文化、观念相互融通,元素杂糅的手法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艺术和商业领域流行开来,不仅网络写手乐于尝试混搭的创作手法,当代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人物塑造上,各部小说的主角多形象也沿袭了许多传统畅销小说和影视剧中英雄史诗般的构思,许多人物全知全能、极有异性缘,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自我陶醉,也满足了读者向往功成名就的心理需要,是消费主义文化主导下受众低层次心理追求的表现。 5 结语

网络文学受到互联网特性、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制约,以及时代潮流、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不到20年,它的蓬勃,在短短10年间解决了传统文学表达的渠道稀缺,变传统媒体的点对面传播回传通路,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特点;而它从公益性向商业性的转变,是其文本特点变迁的一个分水岭,网络文学真正得以发展壮大,在赢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变得更有争议。 参考文献:

[1]储冬叶.试论中文原创网络文学[D].安徽大学,20037.[2]贺又宁.网话文风格———网络文学的全新语境[J].贵州社会科学200203.

[3]李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J].陕西学院学报,200201. [4]正云.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04. [5]严红.网络催生的特殊作者群:网络写手[J].出版科学200706. [6]代湖鹃.浅析我国网络文学的产业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1.

[7]孙嘉咛,梅红.网络文学色情化的表现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6.

[8]陈立群.网络文学———堕落论的文艺学反思[J].中州学刊,201104. [9]陆丽霞.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的解构[J].改革与开放,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3fe9f0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