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新论

2022-03-28 10:5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景帝新论》,欢迎阅读!
汉景帝,新论

汉景帝新论

摘要:汉景帝是汉代名义上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文景盛世皇帝之一,可是他的政绩也不过是萧规曹随,因为他有几个不得不说的缺点,性格急躁冒失,有残忍刻薄的一面;处理政事欠缺全面部署的战略意识;言语随便,无皇权之威严;最终影响了他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一部靠谱的史学著作,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考证,可以《史记》为参考。汉景帝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孝景本纪》当中,可是本篇不像其他记载帝王的篇章,事件和人物形象并重,塑造出一代有为君主。而是以纪年的方式,对汉景帝在位16年每年的大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及社会状况有所记载,较为客观地展现了汉景帝的政绩,守成之君,承上启下的一位君主,虽无大开大阖之势,但基本维持了经济的向前发展,社会的相对稳定,而且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司马迁的评价公允。可是汉景帝的形象在我心中仍然高大不起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所谓的盛世是文景之治。文帝的皇位虽然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可是他的作为也担得起这个位置。与文帝相比,景帝就有许多不及之处了。 一、性格急躁冒失,有残忍刻薄的一面。

《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汉景帝)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仅仅因为对方游戏的过程中没有相让,有不恭之处,便将其杀害,不难看出汉景帝性格中急躁冒失,残忍暴戾的一面。相比汉文帝就是云泥之别了,想当初,汉文帝刘恒还只是代地之王,为了能保存性命,不争不抢,隐忍不发,即便是登上皇位后,也是谦逊有礼,让一众大臣误以为是小绵羊,没有想到几年后羽翼丰满后慢慢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韬光养晦的胸怀汉景帝是远远达不到的。明知道自己与吴王刘濞之间有嫌隙,在登基后没有做过任何补救措施,来巩固政权。汉景帝的残酷性不仅仅表现在个人生活当中,也表现在政治斗争倾轧上。晃错是汉景帝时期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提出了许多好的治国方略,尤其是削藩政策,曾经深得景帝信任。但是吴楚七国以诛晃错为名爆发叛乱后,景帝听信窦婴、袁盎等人之言,斩晃错于长安东市,以求七国退兵。为了政治目的,不惜牺牲重要谋士,景帝之心昭然可见。李广是西汉一名优秀的将领,对这样的人才,本该予以重任,但由于李广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曾经接受梁王官印,竟然得不到封赏,而且终其一生,也未有封侯之赏。窦婴是景帝母亲窦太后的本家侄子,在景帝继承人的问题上曾经支持景帝,有很大功劳。但仅仅因为他在废立太子的态度上与景帝相左,只能失势家居。连窦太后亲自为他请求官职,景帝也不答应。周亚夫是军功集团重要代表人物,景帝对其更是防范很深。《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一次景帝召见周亚夫并赐食的情形:“无切肉,又不置箸。修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 條侯免冠谢。上起,條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日:‘此侠快者非少主臣也!”,景帝是有意不给箸,让周亚夫难堪。周亚夫感到愤愤不平,景帝态度就有了很大变化,露了一些颜色给周亚夫。景帝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为周亚夫之死作好了铺垫,最后周亚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莫须有罪名,尤其是纵不反地上也要反地下的罪名饿死狱中,真是奇葩啊,死后造反的罪名也想得出。 二、处理政事欠缺全面部署的战略意识。

《史记》一书首先描写了汉景帝能够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听取晃错建议,下决心激发七国之乱,削弱诸侯王的领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政治制度上采取的是郡县制,等刘邦夺得天下后,六国之余势仍没有全部消灭,单靠郡县制,不能保证天下能够统一,所以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此后高祖惩秦亡之弊,遵循亲亲原则,分封刘氏宗亲为王,以镇抚四海,承卫天子。京畿地区实行分封制,像藩篱一样拱卫皇城,保卫皇族的安全,其他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初诸侯王享有治民、治军、自任官吏等权利,同时在封国境内享有租税、开采矿山、渔盐之利。诸侯王所占领土跨州连郡,一王多达数十城池,其所占领土总数与汉中央直辖领地几乎平分天下。随着诸侯王年龄的增长、社会政治日渐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诸侯王日渐骄横起来,处在边地者还与匈奴、东越等交相往来,从而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危害。景帝即位,御史大夫晃错进言诸侯王早已准备作乱,应当立即削弱他们,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待,祸小,不削,反迟,祸大”⑦。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先后下令削去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的部分领土。随之吴王刘濞联合六个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乱。战乱发生后,汉景帝慌了手脚,巡视军营的时候发现老弱病残的军队似乎不堪重任,旋即动摇了削藩的信心,直到在细柳营看到了父亲推荐的周亚夫的军队才有了信心。作为发动削藩策略的皇帝,不应该已经有了战乱预案吗?不应该已经步步为营了吗?不应该有了全局部署了吗?没有,当然也有晁错的错在其中,所以晁错就做了一只伟大的替罪羊。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削藩运动,幸亏有周亚夫的存在,不然谁胜谁负真的很难说,这种胸怀俨然应该是帝王具有的,可是我们汉景帝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胜了,有人扶持就是不一样。

三、言语随便,无皇权之威严。

汉景帝唯一的胞弟是梁王刘武,窦太后的心头肉,时时刻刻想着这小儿子能登上皇位。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时,刘武参加了母后、皇兄的家宴,当时在场的还有窦太后的表侄窦婴。酒酣之际,刘启非常镇定地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刘武内心极为高兴,虽然知道不是哥哥的真心话,但所谓君无戏言,况且殷商还有兄终弟及的制度。看到兄弟这样亲近,太后也非常赞同。可是,刘启同志,你知不知道你是一国之尊,说话是金科玉律,落地生根,一口唾沫一个钉。显然,你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对梁王刘武和母亲窦太后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不可弥合的母子、兄弟裂痕,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为了赢得战机,不惜让刘武独自坚守睢阳没有增派援军,虽然刘武恨得咬牙切齿,好在没有性命之忧,最后因平叛有功,受到了景帝的丰厚赏赐,窦太后更是封赏有加。但是刘武却一直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到了最后,刘武的府库金钱达百万之巨,珠玉宝器比京师还要多,他甚至得到了天子旌旗,与皇兄入则同辇,出则同车,梁国属官也享受朝廷同级待遇,随意出入天子殿门。梁王已经有飘飘然的心态了,因为兄弟有这样的承诺。可是辅国大臣们并不这么看。袁昂、窦婴等大臣严词反对刘武继承帝位,又加上刘武派人暗杀景帝,最后导致了两兄弟反目。如果不是汉景帝随随便便的承诺,刘武就不会有这样的臆想,也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汉景帝处于汉文帝和汉武帝之间,他既没有汉文帝拨乱反正,勤俭治国,创造治世的功劳,也缺少汉武帝勇武奋发,大事兴做,威权自态的魄力,而且他还有如此多的不足,却依然能流芳百世,因为出身,生于皇族之家,有胸怀天下、韬光养晦的父亲指导,有祖母、母亲及外戚的帮助,有全天下最好老师的教授,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要他有基本的为人处事之能力,想不留下成绩都难,所以很容易有机会成就声名。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05

2、方原,《史记》中的汉景帝形象[J],西北大学文博学院,2010 3、马亮宽,略论汉景帝[J],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21

4、陶士云,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的悲欢离合[J],文史随笔2011年第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1a9ba5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