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项目班介绍

2022-04-30 00:5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项目班介绍》,欢迎阅读!
项目,介绍

1+3项目班生源及课程开展的情况介绍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月坛中学的“1+3”日语项目班的课程开展情况。2016年,应北京市1+3培养模式的改革试验,月坛中学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外校招收了第一批“1+3”项目班的学生。

下面我想从招生背景,课程设置,教材的使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这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交流。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招生背景。1+3培养模式改革试验(以下简称“1+3”项目班)面向北京市城六区的一般校,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在同一学校具有连续两年学籍的初二学生,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在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及高中共四年的学习。

2016年是“1+3”项目班的第一年,参与的学校分为两类。一是市级统筹类学校,其中涉及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工美附中、徐悲鸿中学6所优质高中新校区和部分市级统筹二、三学校。二是城六区部分区级的、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普通完中,其中包括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北京月坛中学等16所。

在这些优质校和特色校的“1+3”项目班中,学生可享受本部、其他校区的教育资源。比如参与试验的首师大附中的授课地点在首师大二附中曙光校区,“1+3”项目班两校区的教师融通使用,教学工作统一安排,所有学生均可参加首师大附中本部各类竞赛辅导及科技艺术社团项目。但月坛中学就一个校区,所以不牵扯教师融通使用的问题。 “1+3”项目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无需中考,直升高中。 特点之二就是课程突出特色,注重学段的衔接

招收“1+3”项目班的学校有其特殊的定位和特色培养目标。比如五十七中是科技创新实验班、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定位在创办新闻与传媒实验班、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中和北方交大附中东校区以美术为特色进行招生,而北京市月坛中学是以日语教育和中日友好交流与合作为特色来招生,以日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必选课,以中日历史文化为背景建设校本课程的课程特色。

在课程设置方面,“1+3”项目班也与普通班有所区别,一是要进一步夯实高中学科学习所必须的基础内容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时要进行必要的初高中衔接的课程内容。不是简单地把高中必修内容下移而进行的教学。像月坛中学的1+3日语零基础项目班,初三入学后,要四年的时间学完六年的日语全部课程。具体的说该项目班的教学理念就是在初高中的贯通培养中实现教育公平,因为取消了中考,教师不必为了赶进度进行应试教学,省去题海复习的时间,而是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多元的成长机会中发展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迎接高考

特点之三就是配备了优秀的师资,以确保教育质量

全市的“1+3”项目班大都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保障教育教学质量。选配的老师,都是学科背景知识丰富,精通初高中教学,有较强的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的,月坛中学也不例外。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只面试不笔试,以此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各学校依据“1+3”项目班的不同培养目标和需求,对考生进行不同侧重的考查,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像16年月坛中学的第一届项目班的学生,大都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所特长。

月坛中学的第一届项目班是由我(有基础)和李玮(零基础)老师承担的。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初三一年来项目班的开课情况以及高中学段的计划安排。“1+3”项目班是一 教育的新尝试,属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望与会老师多多提供宝贵意见。

首先,从自然班的班型来看,2016年分别由月坛中学的14名学生和外校的26名学生组成了两个班。今年,是由外校的16名学生独立成班。从日语课的班型来看,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分为基础提升班(零基础)和拓展提高班(有基础),学生走班上课,由我和李老师捆版教学。初中的课时89节,高中统一为5节。

从教材来看,零基础 PPT,有基础PPT

从教学内容来看PPT,有基础班的学生由于不参加中考,我将中考重点而高考不设及的知识点大胆删掉,将高中12年级才涉及的可能态,使役态,被动态,使被态结合能力n3的语法内容,系统地给学生逐步推进。

其中的3.4点着重说一下,基于语言教学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还涉及日本文化,日本教育,日本的民间故事等。具体讲日本风俗习惯介绍PPT,包括新年活动(日本的年夜饭,初次参拜,新年过后第一次用毛笔写字的仪式等),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女孩节,七夕,冬至等),人一生中所必经的重要仪式(753仪式,成人仪式),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和服,寿司,榻榻米,壁龛等)。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两周一次课上带领学生阅读中日交流名人或日本传说故事,并让学生写读后感,并面批每位学生的作文。

教学要求PPT,也就是说,到高三阶段零基础班的日语水平应基本追平有基础班的。 教学形式PPT:有基础班,1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2小组活动(感冒和曹冲称象-角色扮演,中学生地球会议-小组讨论,10年后的期待—演讲自己的梦想)3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全班发表。4 文化体验观看PPT照片。

发表:选取一部分同学的发表内容PPT,不是简单地同学们被动地听发表,而是学生发表—老师,学生提问——促使发表的学生再思考,完善自己的PPT,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自己选取的内容。

文化体验:七夕的手工体验,在讲解日本七夕文化时,学生学做节日装饰物,还有学做寿司,章鱼烧的日本食文化体验,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型,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了日本文化。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反思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指导不够系统。课后跟进的阅读与写作指导不够,今后可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还可让学生准备随笔本,养成写周记的习惯。

总之,通过项目班的培养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一面,找到学习日语的自信,并由点到面拓展到其它未知领域,培养每位学生的日语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谢谢大家!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2891e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