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 我用残损的手掌

2022-11-01 09:0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 我用残损的手掌》,欢迎阅读!
残损,下册,人教,手掌,语文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01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è) () 锦幛(zhàng)

(zhàn) n() zǎo()

hāo() () cuì() 2.根据课文内容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探索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寂寞 寂静)地憔悴……

(3)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顽固 坚固)而蓬勃生春。 3.下列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C)

A.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B.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C.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D.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4.(云南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 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 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 力。

(解析:A项“许多”和“大量”语意重复;B项“减少”与“一倍”搭配不当,可将 “一倍”改为“一半”;C项“……的原因”和“……造成的”句式杂糅。) 5.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下列学生留言不得体的一项是(B)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诗,完成下列问题。

6.“/”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并用“·”标出重音。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

7.“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三个句子 ............ 中加点部分各指什么地方?

“这一角”和“那一角”均指沦陷区,“那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 8.诗歌中有两处对比,请用具体的语句予以说明,并简要说说对比的作用。

(1)家乡(沦陷区)被日寇侵占前后景象的对比: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2)沦陷区与解放区景象的对比: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 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3)对比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解放区的热爱和向往。 9.“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两句历来受人称道,请你赏析这两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使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以温柔美妙的人生感受来突出解放区的光明和温暖,给人以 温馨亲切之感。 03 拓展阅读

(上海中考)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0.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11.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1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哪几件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70e2a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