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上《短文二篇》复习题及解析

2022-12-12 15: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语上《短文二篇》复习题及解析》,欢迎阅读!
复习题,短文,解析

11课《短文两篇》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四时备(全,都) 晓雾将(消散) B.夕日欲(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无与为乐者(怀念) 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竹柏影也 以诱敌 B.念无为乐者 步于中庭 C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夕日 实是界之仙都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愚公移山》 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C 月色入户(门)欣然起行:月色照入门户,高兴的起来行走。C错误,C 4.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A.自康乐以来 三峡七百里中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雾将歇,夕日欲颓 C.相与步于中庭 生于忧患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D项第一个“与”是参与的意思,这里指欣赏;第二个“与”是“和”的意思。 5.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C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C.朗读停顿划分有误,应改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答案】

C.错误,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7. 对《记承天寺夜游》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解答】

A.错误,《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自我排解同时表达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小石潭记》表达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二者情感不一致。 BCD.正确。 二.句子翻译。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地面犹如一池空灵澄澈的积水,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译: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d4b341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