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悯农》赏析

2022-04-08 23:17: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悯农》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农》



古诗《悯农》赏析

悯农 锄禾日当午,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汗滴禾下土。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被誉为“悯农诗人” 【注释】

悯:怜悯。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盘中餐:碗里的饭食。皆:都是。 【简析】

开头两句,诗人精心设计了一个特定环境下的“锄禾”场面:正当中午,赤日炎炎,暑气熏蒸,酷热难耐;农民劳作,时间已久,浑身无力,饥肠辘辘;汗水湿透了衣衫,洒落到禾苗上,渗透到泥土中。由此可见烈日之炎,汗水之多,身体之泛,耕作之苦。诵读诗句,读者仿佛身入其中,和农民们一起承受着那痛苦的煎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谁知道,在这些国贼禄鬼的金盘玉食之中,即使是一颗一粒,也是农民们用多少血汗换来的。这两句诗虽属议论,但很形象。“盘中”对“田间”“粒粒饭食”对“滴滴汗珠”,空间位置的跳跃,内心视象的转移,都反映了农民们的耕作之苦。它教育人们在享受劳动果实时,要联想到劳动生产的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3548a5f111f18582d05a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