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2022-12-17 11:2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社会中的角色扮演》,欢迎阅读!
角色扮演,社会,网络



网络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角色扮演,本文试图说明因网络的出现,网络社会角色扮演的特点,所带来的高度自由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网络中的角色扮演与个人其相关地位和行为期待相分离的成因和影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tags:Network society Role Backstage

从一般定义来看,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最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这一社会角色与特定的社会地位及行为期待紧密相连,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二、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就前者而言,当一群衣着简朴、手提肩抗的人群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便知他们是农民工;当看到身穿白大褂,手拿听诊器的人们时,便推断他们是医生。以后者而言,谈及大学生,人们会认为他们是一群有文化、积极上进的群体;谈及教师,人们都认为他们为人师表。戈夫曼说:这就是我们行动的前台——也就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作为一种集体表和独立事实的前台,不管行动者获得角色的主要动机如何,我们通常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即使个体所承担的一项不仅不熟悉而且社会上也未曾确立的工作,或者,当改变了对其工作的看法,他仍然必须从几种已完全确立的前台中作出选择。[2]在戈夫曼看来,前台容易选择,却不容易创造。



但是网络的出现,是不是改变了我们对社会角色传统的定义呢?

本文试图通过就网络角色与相关地位与行为期待相分离的主要成因,来谈谈对网络角色的基本理解:



网络角色扮演中最首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匿名性。匿名是网络生存最主要的特征,也是区别于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最主要一点。所谓匿名,就是网民在登陆网络空间之后,通过化名,隐匿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部分或全部的真实身份,及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相关的信息,如姓名、年龄、职业及其他的一些个体属性。网络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隐姓埋名的社交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这个匿名性质的场所中,没有了外在的角色规范和要求,也不存在相应的角色期待,因而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角色扮演,本质上是一场重塑自我认同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人们第一次摆脱了现实利益和社会规则的约束,相比现实社会中的角色扮演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中的角色扮演所受的唯一制约因素,便是网民的想象力和其相应的技术知识水平。以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的三位一体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网络的虚拟空间有助于个体情感的宣泄和个人创造力的发挥。由于现代文明造成的人们本我的压抑,通过网络的途径来释放,不得不说这是网络对于人类生活的极大贡献,也是对于现实社会的必要补充。在匿名和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不难发现:①网络隐匿了真实生活中社会剧本角色的要求,扮演网络中剧本所特有的角色;②隐匿




了现实生活中观众的期待角色,扮演自己所期盼的角色;③隐匿了真实生活中其他主体的期待,扮演网络中其他主体所期待的角色。[3]因而网络社会中的角色已经不再反映现实生活中对特定人们的行为期待。在这里,没有谁会对谁抱有期待,或者说,期待这个说法本身已经成为问题。可以说,网络是个人化的,是原子般的离散状态。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方式和内容在网上冲浪,在法律的许可下,可以不顾及其他人的目光和评价。从这点来看,确实是对现实秩序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极大颠覆,也是对现有角色理论的极大挑战。



其次,网络角色的流动性也是构成网络与现实角色相异的重要特点之一。谓网络角色的流动性,马香(Marie Marchant)认为:“多亏可以随时改换的假名,人们可以玩面具游戏,玩不同身份的游戏了。人们可以不必亲自来到而又能到场,能看到而不会被看到,能假扮成另一个人,走人未知世界而又不冒任何危险。在网络上个体可以随意塑造和撤销身份的特点,使得人们不必在因固定不变的角色身分而拘泥于一种特定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网络中的角色不再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拥有什么角色已经不再与其地位相联系,也就无从产生对于他人行为的确定预期。例如,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罪犯或许可以在网上冒充一个知识渊博、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甚至一个人可以在男与女之间频繁转换身份。因而在这里,传统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基本形式已经丧失了意义。因为,网络角色任意的快速流动,可以使得角色的选择成为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人们不必再因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而感到伤心和内疚。他们不必再受限于特定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之形成的规范与期望。他们可以迅速地撤销这个身份,以另一个新的角色来代替原有的角色。当然,角色快速的流动性,使得我们不免担心个体在网络上所扮演的角色会相互冲突,而这些角色冲突,会引来多重人格或精神分裂症。但是我的观点是,当网络角色的流动性造成了一个人不得不承担了多种角色并且多种角色对他提出了自身难以胜任的角色要求时,他完全可以通过本人对于自身拥有角色的随时放弃或对于角色的自由选择而避免角色紧张的状态。换言之,现实社会的角色冲突,因为其角色的强迫扮演的特性,而会使得人们因此而感到焦虑,但是网络平台上的角色扮演是个人化和自由化的,因而不存在真正的角色冲突。不过,由于网络角色与特定的身份和地位相分离,而造成的中楼阁般缺乏实在基础为依托及原子般游荡的个人性质,或许会造成人们心理的诸多困惑和不安全感,这种由于自由而造成的负面效应,是值得继续探讨的。



另外,网络角色会与其相应的地位和行为期待相分离,更直接的成因是符号互动性和超时空性,它们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首先,符号互动性指的是网络角色之间的交际,主要是通过符号传播和交流的。超时空性运用到角色扮演中,指人们的角色扮演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彼此相联的。现实社会中,社会角色的扮演方式是相当丰富的。除了语言这一符号形式外,情、声音、肢体动作、甚至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都是可以作为角色扮演的方式。但是,由于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以及虚拟性的特征,抑或是说,网际互动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比特流动和电脑终端的交流,[4]因而造成网络角色扮演方式的单一性。例如聊天室里只能通过语言和模拟人的表情和动作的虚拟符号来进行交流;在线游戏只能通过游戏的任务扮演相应的角色,在那里所互动的空间是固定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虽然个人可具有广泛的自由流动性和充分的言论自由,但是其参与形式是极为有限的。一个人的身体和行为特征在




网络中被融化了。网络只是抽象化、精神化的产物;在这里具象和身体是被排除在外的。网络不仅没有带来人们人性自由和解放的福音,相反,却因为排斥了人们的身体及其相连的一切本能,而使得人们又陷入了另一种压抑和限制当中。以说,既然人们缺乏在网络社会充分表示自我的方式和手段,因而他们也就无法通过网络上有限获得的信息对于别人的地位和行为有任何预期的判断或期待。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因而网络角色的扮演具备了许多不同的特点。也就是网络中的角色与其个人相应的地位和行为期待相分离。人们在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既不能确切反应个人的实际地位,也脱离了一定角色所配套的行为期待的束缚。因而网络中的个人实际上是处于原子般的离散状态。或许我们也可以把网络社会中的角色扮演定义为表演的后台——一处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在这里,表演者可以不必关注外表和形象上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7

2 陆学易.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69



3 包海兰、吴荣先.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探析,4卷第220056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4 熊芳亮.角色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3.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4edb36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