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守岁

2022-11-13 04: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节习俗:守岁》,欢迎阅读!
春节习俗,守岁

春节习俗:守岁

南方讯 环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适应。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给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守岁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别寐,叙旧话新,互相鼓舞,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适应,这叫守岁。它是我国历代相传有其积极意义的习俗。 守岁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很多的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别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别寐,谓之守岁。有味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我国的妨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算是一例。 守岁的,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翼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忆过去,展望以后,别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竟然别能够借鉴吗! 假如三十六旬都浪过,尚别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编辑:姜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5c9047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