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网运行管理监控分析

2023-01-25 09:4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配电网运行管理监控分析》,欢迎阅读!
浅析,电网,监控,运行,分析



浅析配电网运行管理监控分析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一些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陆续建立,配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影响正常的电力供应和电网运行。



标签:配电网;运行管理;薄弱点;对策

1 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薄弱点

一般来讲,影响配网运行的因素主要来自自然、社会和管理等几个方面。

1.1 自然因素

影响配网运行的自然因素主要以不可抗拒的灾害性天气为主,比如我国南方地区多发的雷暴、台风、洪水、冻雪和地震等灾害。2008年,在长江流域南部突发的冻雪天气,导致输电线路被冻雪压坏,电力供应中断,多地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现象,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我国广大沿海地区,10kV配网在每年秋季受台风的影响很大,是配网运行中较难解决的一个安全问题,以余杭电网为例,因雷雨大风天气影响,导致西部山区地带电网故障频发,供电可靠性及电网安全运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配网运行的影响比较庞杂,主要是配网设施遭意外损坏或在某些地区配网技术不成熟造成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产业布局被打破,而相应的,区域配电网并没有完全适应和满足这样的需要,者并没有协调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城市和工业的扩展带来导致地面建筑不断扩展,局部地区出现了挤占配网建设空间的情况。尤其是在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很多高层住宅直接建立在交错的配网线路之间,在施工期间使用的大型机械都可能对配网线路造成破坏,这在笔者所在的余杭电网案例比较突出。很多建筑企业选择就近配网作为电力供应,无形中也增加了配网的压力,接线缆也造成了配网运行的不稳定。除此之外,在城市拓展中大规模兴建公路时涉及到的挖掘作业等,如操作不当,都会对配网线路造成意外的损坏。除城市布局方面的因素外,对配网影响较多的还有电力设施的意外损坏。在这些意外损坏中,比较常见的有林业开采或矿山采掘对配网线路和设施的无意破坏。还有一部分损坏是来自人为的恶意破坏或非法盗窃等,这类破坏通常发生在配网线路规模较小、较分散的地区。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这类配网损坏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在一些地区甚至每月都有发生。发生人为破坏有一定的不可控原因,但从根本上说也是管理疏漏造成的。



1.3 管理因素




配网属于庞大、复杂供电系统,所以在管理上难度比较大,以致出现诸多的运行问题。在对配网线路的管理上,很多地区都出现管理部门不健全和管理人员不能尽职尽责的情况,不能对配网进行定期的安全运行排查,导致出现运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小问题长期积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积少成多,造成连锁反应,最终出现运行故障。



1.4 配网自身因素

配网内部的一些因素也是影响配网运行的重要因素。特别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配网的建设虽然进入了村、组,但农村原有的配电设施或设备因技术标准偏低或老化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力供应高峰时过高的电力负载,导致配网部分过载,进而出现运行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线路的过载运行,在10kV配网中,线路的过载运行现象比较严重,一旦过载引起设备发热或烧毁,就会出现馈线故障。另外,设备的老化也会造成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大风或暴雨等恶劣天气就可能出现漏电或者短路现象,导致合闸或供电中断,余杭电网中也不乏该类设备,特别是在老城区,偏远山区等地带,电网设备更新较迟缓,不满足现在各项工艺技术标准,存在电网自身缺陷,是非常严重的薄弱点。



2 配电网运行管理薄弱点管理对策

2.1 升级设备,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针对配网线路易受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薄弱点,要从配网线路上做文章,从技术上提高线路的抗雷暴、放重压、防倾覆功能是主要的突破点。在暴雨或雷暴天气中,容易受到雷电伤害的就是绝缘子,所以在进行配网设备升级时,一定要注意提高绝缘子的防雷能力。除提高元件的防雷能力之外,根据实际需要在线路中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线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对线路造成的伤害,配合绝缘子的防雷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配网线路的安全运行。此外,电力部门还要定期对线路中的地网进行检测,保证接地电阻的合格。除此之外,还要在防倾覆能力上对线路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在遭遇台风、泥石流等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时,杆基不被冲毁。



2.2 同城市发展规划相配合

针对城市规划对配网线路的影响,当地电力部门可以将配网的现行分布情况上报给市政部门,使其一同纳入城市布局整体规划。在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公路或者桥梁建设时,将配网线路分布下发给相关施工部门,让其注意避让配网线路和地网线缆。对于一些长期进行的工程,电力部门要同施工部门协商,在使用电力时尽可能的减少对配网主供电线路的干扰,如有必要需要进行电缆分接,一定要有专门的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防止错误连接电缆或使用超高功率施工设备造成配网荷载过重。针对商品房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配网线路改造,高层民居对高空配网线路的影响以及房屋地基建设时对地下电缆造成的意外损坏等情况均需考虑到其中。在施工开始前,施工部门预先对工程期间所要进行的配网改造做出方案,由电力部门审核获准后再落实到施工方案中。在实际施工中,有地下线缆




经过的地方,在地基建设时需要避让,在施工中不使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高层民居多数超过11层,在进行施工时,在进行大型建材的运输时尽量采用的轻便高效的运输机械,避免大型设备意外触碰到线缆。做好工地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电力安全教育,坚强监管,防止出现线缆盗窃行为。在施工区域内,电力部门要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此处有线缆经过,避免在施工挖掘和其他作业中破坏线缆。



2.3 防止非法行为对线缆的破坏

高压线缆和电力设备因为相对造价较高,成为很多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应对这类问题时,应该从舆论和法律两个方面入手,遏制不法分子的盗窃行为。电力部门可以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在地区内影响力较大的各类媒体做广泛、长期的宣传,灌输人们保护电力设备和设施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警示不法分子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所带来的后果和触犯法律、法规所承担的责任等。强大的宣传攻势,不仅普及了广大电力用户的电力使用知识,提高了其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不法分子。做好长期的舆论工作,再配合严格有序的执法工作,定期开展配网线路执法工作,严打一批非法分子,就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配网线路的安全。



2.4 强化配网运行管理,健全管理队伍

在对配网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完善的运行管理计划,织工作人员定期对线路的运行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情况记录表及时向电力管理部门反馈,做好故障排查和处理工作。如果出现线路问题,立即排专人前往检修、处理,如果需要临时中断电力供应,则由电力部门统一通知电力用户。针对管理队伍相对松散,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要在管理机构中推行岗位责任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同时,开展岗位技能考核和评比机制,施行奖惩制度,不断优化管理队伍。



2.5 做好配网内部设备改造,减少馈线故障

为了减少馈线故障,一定要在配网内部做好相应的设备使用情况调查,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电力部门要对配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换,排除容易引起馈线故障的隐患。在一些用电集中地区,安装馈线故障预警监控设备,一旦线路超过负荷,馈线长时间过热、甚至损坏,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排除电力故障。



3 结束语

配电网状态检修处于探索阶段,基于状态量评估的设备状态检修策略正逐步标准化,将该项工作结合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配电网运行风险指标的监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5f8cb8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