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定与评估

2023-02-11 08: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定与评估》,欢迎阅读!
运动负荷,体育课,测定,评估



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定与评估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如何安排运动负荷的问题。运动负荷过小,生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小,生理适应性变化也小,机体机能得不到提高,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会引起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恰当地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提高教学质量,弱强学生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安排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1、根据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一节课比较合理的运动负荷就是不规则的从低到高逐渐上升,一般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课后五至十分钟恢复到课前水平。



2、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应以大多数学生的机体水平为准,个别学生区别对待,分别提出不同要求进行调整。



3、根据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材性质的不同组织教法也应不同,始终保持运动负荷适中,使一切练习均在有氧代谢的条件下进行。



二、如何正确测定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体育理论》关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中指出,运动负荷的测定主要有观察法和生理测定法两种,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

1客观法仅从学生的外部表现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由于没有具体标准,所以不够准确,又较难正确掌握。应结合《运动医学》中关于疲劳程度的标志比较准确又宜掌握。



2、生理测定法比较客观准确。由于条件限制,通常只采用脉搏测定法。但脉搏测定法也没有量化标准,只能从绘制的脉搏变化曲线图上分析,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应增加中学生体育课运动量指数评定表,有量化标准,比较确切。详见下表:中学生体育课程运动量指数评定表



(摘自《中学体育教学基本知识问答》

三、如何计算和评估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1计算方法:采用《中学体育教学知识问答》中关于计算运动量指数公式

运动量=

使用点算法计算课中每分钟脉搏平均数。






即:X=

[X=课中学生每分钟脉搏频率的平均数。

X+X2+Xn……=上课后一至几次每分钟脉搏数。

n=课中测量脉搏的次数(不包括课前安静状态脉搏的次数。]

介绍面积法。即 X=

∑X=全课脉搏次数总和

t=全课总时间)

运动量指数计算出后,中学生体育课运动量指数评定表中对照查找,定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2评估与分析。使用以上计算方法,笔者对我校毕业班27节体育见习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运动负荷指数在1.21.8之间的有23节课,运动负荷适宜的85.2%;而运动负荷最小的只有4节课,占14.8%。这4节课运动负荷最小的原因,是受测学生年龄在1618周岁之间,大于初中学生,4节课在中学生中进行,估计运动负荷适中。



根据以上分析评估和测定实践,笔者认为:

1在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定与评估中,使用中学生体育课运动量指数评定为宜。



2、建议《体育理论》教材增加疲劳程度的标志中学生体育课运动量指数评定表及计算公式等内容,增加量化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d476bb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