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写作背景

2022-11-11 18: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韦应物《滁州西涧》写作背景》,欢迎阅读!
滁州,背景,写作,韦应物

韦应物《滁州西涧》写作背景

《滁州西涧》一诗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见于各类语文教材,人教版7年级下册亦有收录。

诗歌教学向来重视创作背景之介绍,则诗歌写作时间之确定必为课内之重点,故教材注明此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以此观之,韦应物于781年已任滁州刺史,《滁州西涧》一诗写于781年其任滁州刺史之时。

诚如斯,恐非也。韦氏另一名篇《寄李儋元锡》据考写于784其在滁州刺史任上,诗中首联有云“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说明783年春夏花开之时韦氏在京城与好友李儋分别后前往滁州赴任。又《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一诗据考写于783年韦氏赴任滁州“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时,说明783年韦氏尚在赴任途中。以上两首诗的写作时间若考证无误,则韦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于781年就任滁州并写下《滁州西涧》一诗。

再查韦氏年谱,781年韦氏迁尚书比部员外郎;782年在员外郎任;783年夏任滁州刺史,秋到任;784年在滁州任上,冬天罢任;785春夏闲居滁州,秋加朝散大夫,迁江州刺史;786年在江州任上;由此观之,《滁州西涧》若为即兴之作,至早写于784年春,至晚写于785年春。

了然之事,何以成误?恐编者于史料之研读未用全力,忙中出错尔。韦氏于唐代正史中无传,元代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记载“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疑编者直译此段文字,以为韦氏于建中二年任比部员外郎,同时又任滁州刺史,或旋即任滁州刺史,然后推出《滁州西涧》写于当年。貌似无误,实为断章。一则比部员外郎品级为敕授从六品上,滁州刺史品级为制授正四品下,既非同品级官职,如何能同时授予?且按唐代官制,择郎官优者出任地方刺史,若韦氏未在比部员外郎任上有所为,又依何据出为刺史。二则唐之滁州在今安徽省,距离长安路途遥遥,即便韦氏幸获恩宠,破


例擢升,如何于当年春季及时就任,并有“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苍凉感慨?三则韦氏《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所写多为秋景,可见韦氏授滁州刺史至少在当年夏末,无法于当年春到任。若依教材注释,自相矛盾,可见一斑。若据《唐诗汇评》所写韦氏“建中中,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参照,则脉络了然,韦氏应在建中年间先任比部员外郎(781),后出任滁州刺史(783),此后方写《滁州西涧》一诗。

拓展阅读:韦应物《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602080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