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节气手抄报

2022-05-18 21:5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夏至的节气手抄报》,欢迎阅读!
抄报,夏至,节气

夏至的节气手抄报





【篇一:夏至的节气手抄报】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汉族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古代汉族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别的同学还喜欢:小学生队角剪纸画:巧手剪出美丽小学生母亲节手抄报:i love you 母亲小学生清明节手抄报作品展示-9p小学生安全手抄报图片-我爱我家小学生我是中国娃娃,讲好普通话黑板报小学生文明礼仪手抄报设计图

【篇二:夏至的节气手抄报】



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


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篇三:夏至的节气手抄报】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 回头路 ,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21(22)开始,至77(8)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 26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日减短。民间有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 ,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 夏至雨点值千金 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 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87e0e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