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安边防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2023-05-23 00: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公安边防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审计对策》,欢迎阅读!
边防,财物,浅析,对策,审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公安边防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作者:崔建东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8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安边防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提高思想认识、抓好审计质量和注重审计成效上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执法活动 财物管理 审计对策

近年来,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边防部门各级审计机构将执法活动财物管理纳入审计视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力规范了执法活动财物管理工作。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公安边防机关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审计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

一是不按法定程序处理涉案财物。第一,提前处理。在案件性质尚未确定、侦查尚未终结或移送审查起诉的情况下,草率将涉案财物发还当事人或作其他处理。第二,拖延处理。《刑诉法》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经调查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解除扣押。但在实际办案中,有的办案单位对已查明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未及时在法定期限内解除扣押。第三,处理手续随意。随案移交时交接不清,手续不完备,造成案件移交单位之间在涉案财物上相互推诿扯皮;或退还当事人时,不按相关规定履行相关内部审批程序,随意发还,手续不清,或违背有关规定导致无法核销。二是违反规定标准收取保证金。依照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和公检法联合规定,交纳保证金的数额不低于1000元。经济犯罪或者造成其他财产损失的犯罪应按涉案数额的1-3倍收取。有的案件收取的保证金低于1000元,根本起不到采取这项措施的作用。三是违规进行行政事业收费。部分基层执法单位在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制度上不严格,存在超标准、超范围收费行为,有的收费项目未执行新的法律法规,甚至继续对取消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等。

(二)作风不实,态度不端正,导致部分制度不落实

一是涉案物品保管随意简化手续。有的办案民警(特别是需要扣押大量物品时)对要求持有人、在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写明扣押物品、文件的具体特征细目觉得非常烦琐,没有耐心,往往造成扣押清单登记不详,扣押财物的品质没有及时固定,由于执行程序不严格,待返还财物时,当事人和办案民警就财物的数量、种类、品质发生争议,致使办案单位面临被动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二是扣押台账登记不规范。由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日常管理措施不落实,有的单位虽建立了扣押财物台账,但未建立定期盘点、对帐、检查制度;有的单位台账登记不全、不细,涉案财物的底数不清,其台账登记失去真实性、完整性,形同虚设,影响公安边防机关执法公信力。三是具体办事人员能力素质不强。有的基层单位存在财务人员业务不熟练,收费及罚没款工作不规范问题。部分基层单位办理迁移证、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有时未给群众开单据,个别派出所户籍员收取迁移证、户口本工本费后不上交,直接用于购买办公用品等。 (三)沿用老思维、老做法,存在集体闯红灯的现象

一是办理案件中先行扣押财物或处罚。个别单位在办理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治安案件时,为确保违法嫌疑人能够赔偿到位先行扣押财物;在办理治安行政案件中,特别是罚款数额较大、违法者又是外地人员的情况下,为确保随后的行政处罚不落空,常常采取还没有裁决先收取罚款,先行扣押财物,造成办案程序违法。二是收取保证金存在以罚代刑现象。有的单位保证金没收比例达到80-90%以上,通过察看案卷,没收保证金以后,不再继续诉讼程序,将案件长期搁置。三是部分单位存在坐支、挪用行政事业收费的现象。审计中发现有的单位年度行政事业收费金额为零,经仔细调查、分析,发现该单位将行政事业收费全部挪用,并用于弥补办公、办案经费不足。

二、加强执法活动财物审计的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执法活动财物审计的重要意义。公安边防机关是沿边沿海地区的重要执法力量,需要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而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活动财物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边防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执法形象。通过开展执法活动财物审计,可以对违规违纪现象形成有效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防范问题发生,对促进执法活动财物规范化管理、维护执法单位执法公信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抓好审计质量,不断提高执法活动财物审计发现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其他审计项目,执法活动财物审计专业性较强,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和效率,认真做好审前准备,严密审计流程开展审计更显重要。一方面,在审计组成员的配备上,要求既要有熟悉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也要有办案经验丰富的执法骨干,财务审计人员侧重于台账、票据和实物的检查,执法骨干侧重于网上办案系统、执法案卷和办案程序的检查,以便能快速、准确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写上,不能仅局限于检查看得见的案卷等资料,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了解被审计单位执法财物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情况,以便直击要害,提高审计效率。

三是注重审计成效,推动建立执法活动财物管理长效机制。执法活动财物审计不仅要面向发现问题,更要从屡审屡犯的个性、微观性问题转向普遍性、宏观性问题,从机制、制度及管理、决策方面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意见,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内控制度,逐步建立执法活动财物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地凸显审计价值。各级执法单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执法活动财物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要及时查找原因、落实整改、健全机制,不断提高单位执法活动财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巧玲.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316):59-63 [2]刘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046):78-9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6929ff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