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2023-03-21 07: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人教,苏东坡,悼亡,城子,苏轼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苏东坡悼亡词《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本词作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苏东坡梦见亡妻,醒来颇多感慨,写下这首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也成了悼亡词之绝唱。

上阕开始作者并未以通常的写景、写情起头之手法,而是直接进入叙事主题。宋治平二(公元1065),苏妻王井病逝汴京(今开封),夫妻一生一亡正值十年。因别离已久,茫然不知对方这些年如何渡过。因此,“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不仅抒发了生者的深哀至痛,也为后面的相逢应不识打下了伏笔。“不思量,自难忘〞,出句貌似平淡,却流露出夫妻间那种深挚的情分。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作者脑际,不去想也不会在心中抹掉。下面点出亡妻的墓地。“千里孤坟〞指其坟葬在眉州彭山,相距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今山东诸城)逾千里。即使有贴心话想倾诉,亦无法立刻赶到,岂不是“无处话凄凉〞?所以,“十年〞和“千里〞,将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再加上夫妻间生死界限,以此来强调作者对夫妻不能相见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既然如此,那么只有在梦中沟通了。但作者并未直接继续写梦,而是先宕开一笔:“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因为十年的仕途失意,生活颠簸不定,神情疲惫不堪,再加上了年纪而容颜哀老,面貌自然变得使亡妻认不得了。这上阕的最后一句,又将词推向感情的顶峰,那悲凉的心境催人泪下。

下阕进入昨夜的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下笔未将凄凉、伤感的气氛继续下去,而是忽地回乡,又见新婚燕尔之情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清晰看到了真实美妙的画面,娇妻在窗前,桌上放些花粉胭脂,对着铜镜梳妆打扮。紧接着笔锋一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句与上片“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照应。梦境虽不受时间、空间和生死界限的限制,但即使真能相遇,也会因夫妻别离久远,还由于情感波动,思绪如麻,话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淌不尽的泪水。这里写的不是梦境,而是人间真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最后这三句是作者又从梦中回到了现实,料想在异地长满短松山岗的墓地,亡妻伴着明月,常年孤独悲伤地思念着丈夫。以亡妻的断肠柔情,来表示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思念。此高明手法是先叙事,再言情,最后以写景结束,让人无一不为之动情。这首词结构严密,直抒胸臆,淋漓酣畅,一气呵成。在技巧上极尽曲折跌宕,起伏突变,写梦前思念感情深邃,含意丰富;写梦中相逢情感执著,动人心弦;写梦后伤感,用词朴质,寓情于景。语言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用词凝炼深沉,悲哀凄凉,与悼亡之情十分契合,感染力绝非是一般哀愁之作可比的,值得一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2d9e89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