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022-12-13 16:1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欢迎阅读!
诗中,疮痍,圣哲,疾苦,波澜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唐代诗人杜甫的评价。出自郭沫若先生的一幅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

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


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aedf73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