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猜灯谜

2022-04-22 03: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元宵猜灯谜》,欢迎阅读!
灯谜,元宵,为什么

为什么元宵猜灯谜

猜灯谜也源于民间传说,说是一位势利的财主,侮辱一位家境贫寒的书生,书生一怒之下在元宵节以诙谐的灯谜巧妙地痛骂了财主,后来就演化成了元宵节猜灯谜了.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别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别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观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估计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别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马上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察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别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找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伙儿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别是,白别是,红黄更别是。和狐狼猫狗宛然,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别是,词别是,论语也别是。对东西南北含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具个抓耳挠腮,如何也猜别出来,最后依然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2f734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