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2022-11-30 06: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欢迎阅读!
文言文,情趣,充满,教学,如何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作者: 张旺平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33



甘肃 通渭 ●张旺平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知识的传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学好文言文知识,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但是文言文用字凝练,词语的意思和语法习惯与现代文差别较大,让学生感到艰涩难懂,所以有一种畏学的心理。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师翻译、学生笔记、学生背诵的模式,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更生动有趣呢?

一、通过多次的诵读,来培养丰富的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在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得到较为丰富的和牢固的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们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慢慢理解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当我们理解了文章的意义,就能了解作者的心情。而当我们通过不断地积累文言文常识后,也可以水到渠成地解释文言文的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音、读顺句子、不念破句。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一犬”是两个单音词,中间必须稍作停顿,如果连读就会对句意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诵读、分角色读、相互译读等不同的形式。这样,教师在这些形式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增强,使得他们理解文意的能力增强,累计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对某些字句产生顿悟,能够和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另外,在学生们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佳作后,对很多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就会有理性的认识,这就为更深入地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们的信心也会随着增长,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二、通过再现课文描写的场景,使学生们有直观的体验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创造课文描写的场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晏子使楚》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编一场舞台剧,让学生实际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学生们的亲自表演,使得学生们对外交家晏子的机智善辩有了理性的了解,同时为了演好其中的角色,他们也会对课文内容详细品读,从而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解读。再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利用配乐朗诵的手法渲染情境,让学生们体会到欧阳修那独有的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意境中。又如在教学《郑人买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郑人”与“卖鞋者”在课堂上表演。表演的同学在课前不但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和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向教师详细地询问了古人的言行举止,并上网查询了有关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表演时,上台的学生演得相当投入,观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评议得有声有色。最后,学生们还不忘评出最佳演员。这样,学生在没有死记硬背的前提下,不仅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充分享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添加语言品味,使之更有趣

文言文语言简明扼要,凝练传神,颇有内蕴,若仔细品味,足以让学生领略汉语的魅力。例如“黄昏”,它能令人想到一艘靠岸的客船,或是一张无法安宁的水中枯叶;“乡村”,仿佛有一股草木和泥土的气味,一种安谧的氛围;“城市”,则把人带入喧嚣的、车水马龙的街道等。尤其古文,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一幅图画。比如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


闹”中的“闹”字,卓绝千古,令人沉醉。又如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不仅带来了春天,更像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使我们的心中感到无比的畅快,感觉到生命无比的美好。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和“推”的选择更能说明作者的严谨。“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中这一个“横”字很真实,很生动地表现出了牧童那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天性,任谁看了都会会心一笑。

很多文言文在语境、意境方面能带给我们很大的触动,使我们和作者虽相隔千年却能产生共鸣,一拍桌子、一竖大拇指、由衷地赞一声“妙”,这些都和上述的点睛的词句分不开的!这些词句在古纸堆里闪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不断地吸引我们去诵读它,使我们深深陶醉其中而不自知。

四、添加文学性分析,使之更有味

文言文不应只重视字词句的翻译、用法的总结,也应去挖掘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因为选入课本的文言文都文质兼美,不分析感悟是很可惜的。如讲《鸿门宴》时,可让学生分析樊哙的人物形象特点。从“臣请入,与之同命”这样干脆利落的语言中,见其忠心;当“卫士欲止不内”,哙“侧其盾以撞”卫士扑于地,见其勇武;“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见其威力;劝说项王时敢为刘邦说话,又暗喻尊崇项王之意,见其智略;辞去时,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刘邦找托词,见其胆识。刘邦手下一区区宰狗者竟是一智勇双全的武士,刘邦如何能不胜?教师还可进一步问:“项羽手下的项庄怎样?”对比之下,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产生了步步探究的兴致。

总之,文言文教学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开放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用生命、用心灵去感受作品的魅力,语文课堂才会有草长莺飞的美丽。因此,教师在传统的重视讲解文言字词句知识的同时,要融合对语言的品味鉴赏,对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或用今天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等。这样,文言文教学不仅重视了“言”,也重视了“文”,充分挖掘了文言文的审美价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文言文不再“门前冷落鞍马稀”。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a8c9ca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