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

2022-07-08 04: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欢迎阅读!
甲午,瓜分,狂潮,人教,中国

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重点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1.《马关条约》的危害;

2.

【自主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 的重要步驟。 1894年,朝鮮发生 ,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③清政府腐败落后。 2时间18941895年。 3经过

平壤战役1894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________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18949月,_________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_________壮烈殉国。日军夺取了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189411月,日军登陆辽东半岛,旅顺守将 孤军迎敌,旅顺失陷。日军占领_______后,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1895年春,清政府派 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具体内容

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与影响。

清政府割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开放 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 影响

a.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中国的 b.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瓜分中国狂潮

1契机:《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瓜分方式):列强在中国 3“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②提出: 年,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得到各国同意。

③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__

借巨额赔款控制中国财政 外国势力侵入中国内地 便于外国资本输出

1


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合作探究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当堂达标

1.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东沟海战烟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突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是( ) A.虎门战斗 B.黄海大战 C.收复新疆之战 D.平壤战役

3、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 邓世昌 左宗棠 丁汝昌 关天培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5.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6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奕訢 D.曾纪泽 7.《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 )

.赔款2亿両白银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增开沙市。重庆为商埠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8.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日本国力强大 .洋水师全军覆灭 .清政府军备废弛 .清政府的腐败 9.《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除割地条款外,该条约还有何具体内容?这 一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中国“三军败绩,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fcf55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