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①》赏析

2022-10-31 11:1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西江月①》赏析》,欢迎阅读!
西江月,苏轼,赏析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苏轼《西江月①》赏析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②,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③已鸣廊④,看取眉头鬓上⑤。 酒贱⑥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⑦。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选自《苏轼词赏析集》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②世事一场大梦:出处为《庄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③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④鸣廊:在回廊中发出声响。⑤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⑥贱:质量低劣。⑦妨:遮蔽。

赏析: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其被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中,读者可以从中读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词的开端,词人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古往今来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则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新凉之问,以及风叶鸣廊、繁霜侵鬓,我们便觉词人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下片开头两句,“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一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很多,苏轼也因此不愿再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盏聊以解忧了。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点出了这首词作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欢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北望”点出了词作的主旨。苏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0dbd7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