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有效途径研究

2023-02-28 16: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有效途径研究》,欢迎阅读!
践行,价值观,社会主义,途径,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有效途径研究

作者:穆伟

来源:《卷宗》2016年第03

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授课的重点。可是如何能喜闻乐见的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行动,是困扰高校教育者的难解课题。本文在前期分析成果分析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志愿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当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瓶颈的现状,指出弘扬志愿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的基础之上,最后研究得出弘扬志愿精神是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弘扬志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题系2015年度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BDSZYH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授课的重点。而目前,如何真正的让大学生从思想上接受核心主义价值关,而不是空背口号,并发自内心的付诸于行动,已成为广大学者和高校教育者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笔者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弘扬志愿精神是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弘扬志愿精神这个形式去潜移默化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志愿精神起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弘扬志愿精神是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首先,志愿精神起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被中国人所熟知,由中国古代儒学大师孟子提出,后经汉代董仲舒进一步细化,自春秋以来逐步形成的五种道德规范,也就是被我们俗称的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国伦理的始终,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中国人最普遍认可的德行标准,代表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从广义说是讲文明,从狭义说是个人的修养涵养,更是谦让,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态度。将道德智慧延伸到科学智慧,是将科学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做人的根本,是我们做为一个社会人的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志愿精神起源于欧美国家,大多源于宗教信仰,而中国的志愿精神则起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中国志愿精神的概括,因志愿者心中有,才可以将志愿精神发扬光大;志愿者无常奉献的精神,正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想对应,是在当今社会的延伸,这种作用于志愿精神,实现于志愿服务,是带给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志愿服务不能够盲目开展,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这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应,将道德智慧与科学智慧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志愿事业发展的更蓬勃;志愿服务事业是个长久的道德工程建设,需要志愿者长期的努力付出,心血来潮做志愿工作会被永远摒弃,字正体现了这个观点,兴业之道在于长久,用心经营,诚信付出正是志愿者面对困境而不被动摇的信仰。

其次,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诠释,是对中国自古以来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源泉所在。而起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精神做为一种高尚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它与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有优秀底蕴的主流意识观念有诸多契合点,相得益彰,共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 再次,弘扬志愿精神对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志愿精神激发了大学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调动了大学生融入其中的积极性,弘扬志愿精神是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捷径;弘扬志愿精神,充实大学生课余时间、形成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志愿精神在高校生根、落地,蓬勃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更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从始至终的付出,志愿精神的传承,既延续了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深植入大学生心中,切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志愿精神起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而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契合点,弘扬志愿精神是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志愿精神容易感染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得爱国情怀,更培育了大学生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志愿精神其发端于北京亚运会、发展于北京奥运会、成熟于西部支教优秀群体,吸引了无数有志大学生勇往直前的献身其中,形成了为全社会所认同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旨的和谐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了最为直接的诠释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尹沙沙《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研究》(硕士论文,20135月)

[2]赵占强《志愿服务活动与高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20035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任朋辉《论志愿服务法制化》(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5期)

[4]赵英丽《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报告——以驻保高校为例》(学理论,2012年第11期)

[5]王卫国《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硕士论文,20105月)

[6]王丽丽《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博士论文,20135月) [7]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硕士论文,20125月)

[8]张琳《情感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硕士论文,2010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96ce4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