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背后,不仅仅是教育

2023-04-25 19: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门难出贵子”背后,不仅仅是教育》,欢迎阅读!
寒门,贵子,不仅仅,背后,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寒门难出贵子背后,不仅仅是教育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23

在中国,教育不公平,关键还不仅仅是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虽然拥有了表面的权利平等,但实质上,农村与城市、不同地区之间受教育的机会根本不均等。同时,伴随着大学扩招,看起来上大学的人数增加了,但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质量大大缩水,上大学就等于失业。 寒门为何难出贵子

几年前一篇叙述寒门子弟改变自己命运过程中的细节帖子《十八年后我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在各大网站疯狂转载,这篇文字通过讲述种种工农子弟奋斗、上升的过程细节揭示了寒门为何难成贵子以及寒门变贵子其中的艰辛。

从成长以及教育成本上,寒门子弟百分之八十的努力付诸于求生与求存,考学,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学费,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生活费……”

对于贵子所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技能方式,寒门一无所知,通过严酷的高考制度进入城市,获得贵子与生俱来的城市生存资格,进入大学,音乐、绘画、美术等等及社交方式,寒门一无所知。应对生存之外,掌握贵子式技能几乎掏空了寒门的体力……直至大学毕业。

帖子最后感慨,寒门子弟在奋斗了18年之后,终于融入到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与周围的白领没有什么差别。我的白领朋友们,奋斗18年,你会发现,我所有的努力只是你唾手可得的东西,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

寒门子弟的回答是,如果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寒门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物质供应也不丰富,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是个别现象,顶尖医生资源都集中的城市,大病得不到良好治疗,优良的师资为北上广所准备,如果留在农村,寒门的后代永远会像自己一样趴在命运的泥坑中。

教育背后是国家资源分配的政治问题,如今,阶层固化与教育资源不均衡成为国家发展中焦距的命题,第三波读书无用论的出现,跟平民自己再难通过就读大学改变命运的现状有关,也跟其中的艰难有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知识究竟还能不能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寒门子弟。但近几年有社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蚁族》一书的作者、学者廉思與团队走访的蚁族,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连专科都考不上或不愿读的少年大有人在:廉思曾选取了河北一座普通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那儿浓缩了中国基层凋败的模样——马路上平常看不到什么人,一旦闹出点什么动静,一大帮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立即呼啦啦地从网吧、桌球室里涌了出来。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几年前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5.6%

三十多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在这片弥漫着尘土与工厂粉尘的土地上,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在逐渐陷入停顿。

如今,中国阶层流动未必比过去更少,流动的方式却一直在发生变化,第三拨读书无用跟当下阶层固化,平民子弟再难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的现状有关,也与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产业化有关……而如果这样的认识蔓延开来,成为平民的刻板印象,那将是一场灾难。 寒门难出贵子背后,不仅仅是教育

在美国,虽然贫富差距导致穷人与富人之间受教育的机会还无法均等,但无论是通过一系列的平权运动,还是民间努力,政策支持,机会均等都是一个可以被实现的美国梦 在中国,教育不公平,关键还不仅仅是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虽然拥有了表面的权利平等,但实质上,农村与城市、不同地区之间受教育的机会根本不均等。同时,伴随着大学扩招,看起来上大学的人数增加了,但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质量大大缩水,上大学就等于失业。

从历史的不同阶段来看,精英、平民、教育公平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这些含义有的受到意识形态的特定影响,有的受国家发展目标及发展模式的影响,有的则受到社会转型后市场化的影响。

概括来说,当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时,教育的机会更多的给予了出身好的农民与工人,而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教育公平的天秤无疑很难倾向于他们。而当强调工业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时,此时的教育则慢慢从之前的阶级内部的平民化转向精英化,甚至要求建立一种类似小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的精英教育,这样的精英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在中小学里设定一定数量的重点中小学,数量多少则取决于对应的重点大学的多少,两者之间要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对应关系。 当社会需要转型,开放市场,形成市场化办学时,所谓的精英就不再是出身好的工人与农民,也不是侧重高科技的技术人才,而是慢慢与金钱挂钩,与权力结合。

教育公平受两方面条件影响,一种是硬性条件,受制度影响,一种是软性条件,受环境影响,诸如家庭环境。在中国,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制度设计方面,比如:城乡之间受教育不平等、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受教育的不平等、不同地区受教育的不平等。

前一种不公,堪称中国特色,原因很多,有户籍制度的影响,有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异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差异而导致最终产出的差异。后一种不公,也可以说是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间的博弈,就是教育到底应该倾向于平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让全民受教育呢,还是倾向于精英,推行更为精英的教育。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提供多种机会,让精英人群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大多数人不至于辍学,也能接受到教育 (《齐鲁周刊》总第80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ac271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