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2023-09-19 18: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小石潭,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浏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导入本课学习。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分析课文: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四、分析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课件展示: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五、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作者观鱼时怎样的心情? 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caa5a2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