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形象分析》

2022-03-20 22:1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荆轲,荆轲刺秦王,文部,人教,教案

教师姓名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张小慧 语文

单位名称 柯坪湖州国庆中学 年级/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2020/8/6 人教版

高中 必修一

第二单元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形象分析

在梳理探究中,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全面把握“荆轲”的形象;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对荆轲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不仅需要对文本的仔细研读,更需要对文本完整梳理和细节的深挖,同时也需要查阅一些课外的史料知识。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全局性眼光,思辨能力不够,导致分析不够全面准确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难点教学方法

1 通过对文本中不同情境下荆轲言行的分析,概括荆轲之形象; 2、选取课外有关资料,补充完整的人物形象,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述了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但为什么对最为失败的

导入

荆轲着墨最多呢?



1、文中具体场景下的荆轲:

①临危受命: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勇担重任的侠义精神。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勇而多谋、心有城府、胆识超人

②私见樊於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 ——动之以情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

——晓之以理

“愿得将军之首……揕其胸”

——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告之以谋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工于心计

③怒斥太子:

荆轲:“怒”“叱”“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而为留待” ——善于筹谋,心思缜密

等谁?

④廷刺秦王:

刺杀前:顾————

刺杀时:取————————————

————————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英雄虎胆、视死如归

(荆轲是一个勇者,更是一个智者)



2 知识拓展

陶渊明在《咏荆轲》中惋惜地说: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虽然胆气过人,可惜剑艺欠佳,并非充当刺客的良材。

(荆轲是一个剑术欠佳的人)

②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荆卿好读书击剑 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可见,荆轲虽然可能不是武功卓绝的剑客,但他知书达理、文武兼备,因此在出使秦国之前,极有自知之明的荆轲就已经安排好了万全之策——等他的朋友。



(荆轲是一个善于思考布局的人)


惊心动魄的“秦廷行刺”是课文的高潮,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写荆轲的表现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准确形象的动作描写。 2 出色的语言神态描写。 3、对比衬托的描写。

1、荆轲是一个勇者,更是一个智者,但说到底他是一个悲剧人物。

2、正所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之所以被人们经久传颂,是因为他的

小结

身上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e0da1a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