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 春江花月夜

2023-02-26 09:3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鉴赏 春江花月夜》,欢迎阅读!
春江花月夜,鉴赏,音乐

摘要: 富有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乐曲《春江花月夜》成功之处在于它是土香土色,土生土长的民族音乐。本文从该曲的衍变过程,创作主题及乐曲意境等方面谈了几点体会。 文章关键词: 琵琶 乐曲 民族性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尧章根据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并易名的一首乐曲, 管《夕阳萧鼓》与《春江花月夜》的名称和表演形式各异,但音乐内容及其展示的意境,则是完全相同的。乐曲以柔宛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当那暮鼓送走夕阳,萧音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驾起轻舟,在平静的春江上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这是“宫体诗”中最完美的作品,春江花月,相思游人。诗人写景,晶莹剔透,一尘不染,从月生直到月落,月光绵绵,教人思绪完全浸透于玲珑月色之中。诗人写情,婉转凄清,深挚伤感,开篇以无比清丽的诗句咏月,经过一串问月之后,开始抒发对远方人儿的思念,情景交融,蝉联复叠,再三咏叹,读罢使人思绪万千,久久不能释怀。乐曲中的旋律乍听之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绝不是哀丝嚎竹,更不是急管繁弦,而是隽永含蕴,感情是热烈深沉,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前后呼应,回环反复。让人听了心中是如此平和自然。 曲表现夕阳西下时人们在箫鼓伴奏下轻歌曼舞和摇归舟的动人景象。在清幽的夜色下,和着琵琶演奏声,读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乐曲婉转优美丝丝入扣,让人陶醉在声情与文情之中。 面、月亮初升、轻风拂面、鼓声、箫声、渔歌声等景物人情的描绘,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全曲共分十段,除“尾声”外,其余九段都冠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标题。《春江花月夜》的合奏则另有风致,进退有序。全曲共十段:

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叠;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洄澜拍岸;8、桡鸣远濑;9、欵乃归舟;10、尾声。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开始琵琶静静弹奏出的节奏,由慢渐快,极力模仿鼓声,紧接着箫和筝等民族乐器的加入,描绘出一派悠静、美丽的春江景色。此时是夕阳映江面、晚风拂涟漪的初暮景色,主题音乐委婉平静,意境深远。让人领略江南丝竹特有的美感。


从第二段到第三段“风迥曲水“主题乐曲做四、五度上行自由模进,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景宜人的月夜景色与泛舟江上的情景,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第二段“月上东山”乐曲紧扣主题。音乐将全曲的主弦律由琵琶轻柔舒缓奏出。

第四段“花影层又叠”。音乐描写的是阵阵清风吹皱江水,月色朦胧的画面。 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在这里作品与其它段落不同,出现了另外一个主题乐曲:琵琶弹奏的透明泛音,描绘出江天一色的景色;它与低音区的齐奏交相辉映,使人联想起江面波涛起伏的晚景。

第六段“渔舟唱晚”是一曲渔歌的旋律。下行音调与段句中的摘音,好似描写渔夫边摇边唱,众人应声的合唱,让人感受到鱼儿满仓人欢乐的丰收景象。

第七段“迥澜拍岸”,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琵琶的扫轮技巧由慢渐快,顿挫有力的模进音型,恰似轻舟破水掀起拍岸波涛。

第八段“挠鸣远漱”与第九段“颖乃归舟”音乐呈复线或递降递升,由慢渐快,由弱渐强,表现了归舟、浪花、撸声,由远而近的意境。

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第十段“尾声”,乐曲很自由,渐慢,渐弱至结束,好似在描写小舟在江面的远处逐渐消失,使人沉湎在春江月夜幽静、安闲的诗情画意之中。我国许多艺术团体出国访问时,都把该曲作为保留曲目,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春江花月夜》是我们民族音乐典范,也是世界乐坛的奇葩。经过历代乐人不断的创造性充实、升华,凝冻出的《春江花月夜》乐曲比《夕阳箫鼓》的内涵更加丰富,意义也更加深远。在它不断的衍变中愈来愈展示出巨大艺术的魅力,放射出不朽的艺术光彩。

在一轮明月之下,孤舟赏景:“春江初潮生,宛转山远近。虎咆出险峡,一泻千里平。皎皎溶溶月,朦朦胧胧明。何能作霰雪,落雪入梨林?忽惊水成镜,白汀莫是冰?锦鳞镜上游,沙鸥冰面隐。雪浪碎浮月,春水洗落星。晚歌起渔舟,横笛自幽林。海树生画意,山花开诗请。花影轻风摇,不与江水静。此等花月夜,婵娟共谁人?一曲拨心弦,千杯待知音。共醉良宵夜,当有诗赋吟。佳句容易得,难有共心鸣!”

参考文献1.刘镇钰赖耀伟:跟我学琵琶[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3

2.叶德华:美不胜收的“春江花月夜”[J].云岭歌声,2004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15cc5cbe23482fb4da4c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