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优选

2022-08-24 09:01: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林外史》读后感优选》,欢迎阅读!
儒林外史,优选,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优选

说起名士,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世说新语》,那些个风骨风流,完全的描述了什么叫作士林里的第一流人物。《儒林外史》里的名士,多少就有点跟它对着干的意思,他悄悄的把镜头对准了这些个士人的后花园,看看他们为了名利可以卑琐到何种地步。

风骨这种东西,在《儒林外史》里边可以是几两猪油,渐渐到了两根灯草,虽然少毕竟还算是正向的估值,可到了后期就成了一种负债,成了一种被忘恩负义的通行证。

对比起来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我私下觉得造成这种强烈对比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选题的不同。士这种阶级(暂且称之为阶级吧),如果不能死社稷,那他们之于这个社会的价值就不再重要了,那些个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慷慨一旦设置矛头向内而去就是东林党这样的下场。

这一点日本的武士们大概是学到了一点皮毛的,可是不管他们在国内如何标榜,可是在我们的记忆里这些个人也完全是无礼无耻的代表,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上留下了一个不小的污点。苛刻一点讲,哪怕是作为死社稷的存在,士这个群体也不宜过于主动的,他们在历史上造成的恶劣影响就是一种明证。

用这个标准来看书里的人物,可以称得上一流的,也就


两三人而已,不是因为别人,就是因为他们懂得退让而成人之美而已。书里一个标志性的高潮,那就是泰山大祭,那些个真名士也好假名士也罢,济济一堂给后来的人留下了一个精神上的图腾,时间一旦久远,他们的面目开始模糊,后来的人再想起他们就真的不再追究他们的真假,宛然在书写着新的《世说新语》

就像是我们现在说起我们的历史一样,毕竟还有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有了这些就有乐观的理由,就有说棒子不讲武德抄袭我们的底气。而悲观的想一想,那岂不是说我们现在什么也没有,于是连这些个真假名士也再也分不清,或者不愿意分清。又或者再悲观一点,《世说新语》难道就一定是真的了吗?

能阻止这些个人成为名士的不是名声,不是八股文,也不是学问,只能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可以癫狂,可以无耻,可是他们却不得不假借着一个士的名头来做这些事,一旦这么做了之后他们就享有了不被审判的权力,这种操作完全可以比拟现在的某些个明星用公益来洗白自己。

科举对于这些人的意义就像是我们现在的选秀节目一样,他们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真的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而是为了产生一种类似天子门生的私人纽带。

或者真的只如书里所说,要读书就好好读书,要做官就好好做官,如果两样都要得,那就只能是全都变质。士人的


士我觉得就蛮好的,何必无端端的站一个人在旁边,求仁不能得仁,求士不能得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26f611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