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2023-04-06 14: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品德,反思,年级,小学,教学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地球的伤心事》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目标力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问题,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开展意识,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于是,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1.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根底。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力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优美的如诗如画的课件让学生折服于地球的美,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为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着破坏埋下伏笔。 2.注重调查,拉近生活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而品德课前的调查,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因而,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走进社会中去做实实在在的调查,去体验地球资源的有限。如:学校、自己、家庭一天的用水量等。哪些水是被我们浪费掉的,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等。

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力求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身边的资源;二是我们祖国的资源;三是全球性的资源。因为我们今天毕


竟探讨的是全球性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身边的资源。因为,作为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资源的有限问题,相比照拟难以感受。所以,作为自身来讲,我了比拟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而且在反复比拟中取舍。可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我却忽略了他们的储藏情况。也可以说是高估了六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总而言之,还是自身在教学前 “想当然”的层面太多,最终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够广,也不够有深度。确实,要造就“智慧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无疑能为课上的智慧引导和巧妙处理做好铺垫。

3.注重活动体验,形成道德习惯

“活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在课中,我尽量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地球资源的有限,现在还正遭受着破坏。由此,引发了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资源真的紧缺吗?浪费资源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孩子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我们孩子的生活很幸福。于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数据,图片,实例,旨在让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有城市已经因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从而产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4d0441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