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2022-05-04 18:2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品德,反思,年级,教学,社会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凑巧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解放开放。但我有时对学生讨论缺乏引导,不会组织讨论,如没有讨论记录,没有深度,讨论的时间又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六年级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学生不易产生共鸣。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是否应该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教学生辨别是非。名人高高在上,学生仰视,但难以亲近。

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苛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这门课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也明明感受到了这门课程所带来的质的突破。

首先,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尊崇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优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其次,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社会和实践、体会等很多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由于教材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广漠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孩子们始终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

1 / 2






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同时,老师适时给与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而教学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20151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5b246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