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历程

2023-03-01 12: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中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历程》,欢迎阅读!
新中国,幼儿园,历程,领域,课程

新中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历程

]以不同时期颁布的幼儿园课程文件为线索,新中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体现了科学化、人本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会教育;德育;幼儿园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的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新中国幼教发展的大部分历程中,社会领域课程是与德育课程划等号的。从幼儿德育到幼儿社会教育,从最初融合、散见于其他课程领域,到如今成为课程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社会领域课程的深刻影响和幼教工作者对社会领域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

一、《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德育代替社会教育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颁行的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文件是《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17)(下简称《暂行纲要》)这一纲要的诞生与当时政治上对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暂行纲要》是在前苏联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拟订的,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

《暂行纲要》提出通过爱国主义和国民公德等教育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特别提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注意的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幼儿很好地过集体生活、遵守规则、敬爱父母、尊长,团结同学,彼此互助。第二个条件是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幼儿爱国旗、国歌、首都、人民领袖、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兄弟民族等。第三个条件是培养幼儿以劳动为中心的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

显然,这个课程文件没有使用“社会”这一概念,而是从德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和任务。这与新中国成立前陈鹤琴等教育家倡导的社会领域课程从名称和内容上逐渐有了区别。此后的半个世纪,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文件始终未出现“社会领域”的提法。即便是有关德育的规定,从《暂行纲要》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园德育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了一些政治色彩,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德育要求涉及较少。这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社会现实有关,也与当时对幼儿德育心理研究的缺乏有关。

《暂行纲要》也没有为上述德育目标的实现设置独立的德育内容领域。德育的诸多内容主要分散在“认识环境”中的“日常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部分,以及语言领域的学习中。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主要有: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认识本班和园内环境,认识幼儿园附近地区和街道.节日教育,热爱领袖和军队.英雄教育,时事教育,观察普通人的劳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等。可见,当时的德育内容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社会性较高层面的要求上,而对社会性基础层面的内容较少涉及。不过,这一时期把德育内容融和于其他领域之中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思想,比较符合幼儿德育的特点,当然这种整合还只是低水平的。

在德育方法上,《暂行纲要》强调德育的顺序要由家庭、幼儿园扩展到附近地区,要充分利用环境进行教学,通过实物、故事、幻灯、电影等多种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力避生硬说教,还特别举例说:“向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假使单拿着‘爱祖国’抽象地讲说人民要爱祖国的道理,就远不如通过故事,图片,游戏等去进行,比较生动有效得多。”德育还应该利用散步、远足、参观等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同时,《暂行纲要》还十分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从中可见,这些德育方法上的要求还是比较符合幼儿德育特点的,但隐藏在这些方法背后的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

二、《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德育内容摆脱政治化和成人化的初次尝试

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学前教育事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前苏联幼教理论的学习也更加深入。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落实《暂行纲要》的基本精神,1954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组开始编写《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下简称《指南》)1956年《指南》初稿完成后,由教育下发全国各地征求意见。

这一课程文件虽然在1958年即遭到错误批判,但它的整个编写和征求意见的过程,对当时的幼园实践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指南》对德育的任务做了一些调整,明确提出幼儿园“培养儿童有组织的行为是全部幼儿园教育


作的基础”,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幼儿互助友好的关系、热爱劳动的意识以及热爱祖国的品质,其中“热爱祖国”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指南》还强调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儿童愉快、诚实、勇敢、自信及坚韧、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这些德育目标与《暂行纲要》相比有较大的进步,德育目标的政治色彩有所减弱,对儿童道德行为和良好性格培养的重视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德育框架,符合幼儿品德发展的要求。

《指南》还阐述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密切关系,强调不能脱离其他教育任务和内容,孤立地谈德育。这些变化都表明《指南》中的德育目标开始向幼儿回归,但德育的内容还是包含在“认识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文化卫生习惯的培养”“游戏”等部分中。遗憾的是,1958教育领域受当时极左政治路线的影响,开始对《指南》进行无端错误的批判,使幼儿德育课程发展的良好趋势未能延续下去。

三、《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德育作为独立课程内容的开端

1976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学前教育从此得到了振兴和发展。198110教育部制订并发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下简称《纲要》)。这是迄今为止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影响时间最长的课程文件。

在《纲要》中,前苏联幼教理论的影响依然存在。《纲要》在分析了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之后,提出了德育的具体任务:“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纲要》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班的特点把这一总目标进行了具体化。如“五爱教育”在小班的要求是“培养幼儿喜爱家庭,爱父母和其他成员。喜爱幼儿园和小朋友。尊敬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中班的要求是:“爱家乡,爱劳动人民.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尊敬国旗”。大班的要求是:“学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敬爱他们;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幼儿德育目标做如此系统、具体的规定。与50年代相比,这一目标已经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成人道德的影响依然存在。

为了保证德育目标的落实,《纲要》特别将思想品德独立为一个科目,并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积极健康的情绪、人际关系、文明礼貌、五爱教育、遵守规则、自我服务等。此外,在语言、常识等科目上还有少量的德育内容。德育领域的独立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德育课程系统化的体现。但是,当时由于要统编幼儿园教材,《纲要》未对德育的具体内容作出规定,只是将目标和内容融在一起进行表述。由于当时广大教师对德育课程的认识水平有限,这种目标和内容不分的状况造成了教师将德育目标等同于德育内容,使德育过程丧失了灵活性。而且,在《纲要》中依然没有社会的概念。

在德育方法上,《纲要》强调德育要渗透于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应当说,这一要求延续了50年代以来德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符合德育课程的特点的。但限于当时幼教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她们很难在独立的德育课程和渗透性的德育方法之间找到结合点,结果是突出了道德知识的系统灌输,弱化了德育的渗透性特点。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大于幼儿的主体地位。

由于《纲要》的颁布是在文革之后,举国上下都在竭力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因此,《纲要》颁布后各地都在认真执行,其精神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从积极角度讲,《纲要》对当时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起了关键作用;从消极角度讲,它使一些错误的德育观念在幼教工作者心目中根深蒂固。

四、《幼儿园工作规程》——走向幼儿的德育

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整个9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都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试行,1996年正式实行)(下简称《规程》)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 《规程》确定了德育的总体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些规定以遵循幼儿品德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纠正了幼儿德育服务于政治形势的错误导向,是新中国幼儿德育发展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由于这一阶段始终没有具体的课程文件,使得各地幼儿园在执行《规程》时比较灵活,幼儿园德育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59057cf3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