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宗教伦理观评析

2023-01-31 13: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韦伯宗教伦理观评析》,欢迎阅读!
韦伯,伦理观,评析,宗教

韦伯宗教伦理观评析

马克思·韦伯(18641920)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韦伯的宗教伦理观

韦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迅速,很大程度上有赖传统基督教的改革及其所形成的新教伦理的影响。宗教的改革与制度的形成以及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韦伯分析当时社会的分层与宗教的关系。浏览一下任何多宗教国家的职业统计数据,都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状况,即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并且韦伯通过调查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宗教差异之中,而且存在于民族差异之中、文化差异之中。 1.天职观和合理化

韦伯认为我们不应该在其暂时的外在历史政治境遇之中,而必须从其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性之中寻求这种差异的主要解释。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性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膨胀。韦伯在书中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系列经典话语作为佐证,简述资本主义精神中对于金钱利用方面的借鉴。谁若丢掉了5先令,那么所丢不只是这个数,而是将它用于交易可能带来的所有收益,当一个人由年轻而变老时,其数目会相当可观。这是美国人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信仰,违背这一规则会被视为渎职。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并以此视为目的。中国、印度等国家存在过资本主义却似乎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是一种基于新教教义的职业观,也是韦伯后来要论证的天职观。

在韦伯看来,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是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母体,新教的天职观、合理化是资本主义精神得以实现的动力。天职观把完成世俗事务尊为上帝所要求的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在尘世中基督教徒的社会活动完全只是为了荣耀上帝。因此,为社会日常生活服务的职业劳动也具有了这种特征。合理化,就是说既然职业是上帝赋予的,人类就有义务去作好它。这种职业的神圣化,使人类认真安心的去工作,工作的回报以及某些工作给某些人带来的盈利就是遵从上帝旨意的表现,是合情合理的。韦伯有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个观点,你可以为上帝劳动而致富但不能为肉体的罪孽而致富。 2.禁欲主义

上面这句话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禁欲主义。赚钱是合法合理的,但为了一己私利,甚至自身享受去赚钱,这就不对了。那么,克服这种为肉体的罪孽而致富的唯一途径,就是禁欲主义天主教要求出世修行,而加尔文教则变成了入世的禁欲。韦伯认为,新教徒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只有将希望寄托于在世俗生活中能被上帝蒙召和入选。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用一种积极的世俗创造活动去争取自己获救的机会,去追求世俗职业上的物质成就。

这种世俗的新教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的对抗着。它束缚着奢侈的消费,而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使获利冲动合法化且神圣化的效果。当消费的限制与这种获利活动自由结合在一起时,一种不可避免的实际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主义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最后,当劳动把人与世俗的利益联系起来被看作是上帝与世俗人之间的中介,传统主义的道德观让位于世俗的功利主义。这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精神,即前文提出的注重自己的职业并认真对待追求世俗职业并从中盈利致富是合法的,以及以一种节俭的态度思想去对待财富的增加。这就是新教伦理


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核心思想。 3.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文艺复兴开始兴起到15世纪又发生了尼德兰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尽管它显得那么弱小。这里就凸显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在宗教改革之前已经有所发展,而马克斯韦伯却在此书中表达了一种颠倒性的矛盾关系,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发生。韦伯的观点却是宗教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体制的兴起与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壮大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权利分配,但受传统封建社会重农轻商思想的压迫与束缚,资本主义体制在初步发展之后并没有取得全社会合法性地位的认同。再加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所表现出来的追求利润的贪婪,与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背道而驰,更加剧了人们对资本主义体制的不屑一顾,甚至是鄙视厌恶。就在这个让资产阶级感到前途十分黑暗的时候,路的前方亮起了一盏明灯,这就是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它所提倡的天职观、合理化、先定论还有禁欲主义等,改变了传统道德观念。代之而兴起的是那种新的伦理观,即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节俭、追求利润。

韦伯认为,西欧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指导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规范从宗教化逐步走向世俗化、合理化的过程。所以,毋宁说新教伦理孵化了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倒不如说它赋予了资本主义体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合法性,并规定着资本主义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精神主要表明了人的思想应该是节俭的、但追求利润,是依照上帝的意愿去行事的,因而也是合法的。在宗教改革之后的西欧新教徒占大多数,那么他们宗教意识中的资本主义伦理道德就会对其自身行为产生一种方向性的约束,依靠这种大多数人内心自省的努力,迫使资本主义发展不至于偏离正当的追求利润的轨道。这就是马克斯韦伯的初衷。

二、韦伯宗教伦理观的缺陷

韦伯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缺陷: 1.先定说

韦伯否认阶级对立,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叫先定说的观点。其实,这个观点也是加尔文教的主张之一。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死后能否得到解脱,上帝在他出生之前便已经确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f461b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