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赏析

2022-09-10 00:1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赏析》,欢迎阅读!
雪歌,岑参,古诗词,判官,赏析

【高中古诗词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qi) 不暖锦衾 (qīn) 薄 (b)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 不暖锦衾(qīn) 薄(b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 与羌(qiāng)

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 红旗冻不翻。 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中心思想

:唐代的岑参写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赏析: 1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2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 、“ 忽如”

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6“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句诗形象的写出了色彩鲜明 红白映衬的景象,“掣”字用了你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旗却被冻的不会翻动了,更加突出了雪之大、天气之寒冷。从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不翻则衬托出了天气的寒冷。 7“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画面描述: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朋友的身影已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极为动人。

情感:传达了诗人因友人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无限惆怅之情。 补充:

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调,以春景写冬景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夸张地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句子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2fc797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