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交互使用

2023-03-10 22: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交互使用》,欢迎阅读!
英语教学,交际,交互,说法,使用

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交互使用

Audio-Lingual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张晓玲

(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08



摘要:听说法和交际法是英语教学中的两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这两种教学手段各有千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教学方法从而得出听说法和交际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助互辅,相得益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说法,交际法,互助互辅

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本文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听说法和交际法进行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

听说法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问题的,它是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斯金纳(S·Skinner)的心理学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斯金纳的行为方法论认为:语言是人们总行为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他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行为中显而易见的方面,即可观察到的对周围事物事态的反应。他认为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周围事态)产生反应的结果。倘若反应得到强化,它便形成,即产生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语言行为与其它行为一样是受结果制约的。这种结果表现在课堂上便是老师的赞许、鼓励或否定。当某一行为产生好的结果时,它便存留下来并得到强化和运用;反之,结果若是惩罚性的或完全缺少鼓励,它便受到削弱,最终消失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头表达出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莫尔登把听说法理论基础概括为下列五点:1、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2、语言是一套习惯。3、教语言,而不是教有关

语言的知识。4、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们应该如何说的话。5、语言是不同的。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语言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操一种语言人的口头讲的话与该种语言的传统语法有些地方是不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口语。

采用听说法教学的几项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学生打下一定的听说基础以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上,在大量操练的基础上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基础,也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中心部分。句型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语言技能的培养应围绕句型这个中心来进行。4、排斥或限制母语。听说法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反应快,用外语进行思维,而利用母语或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会妨碍学生在外语和思维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慢学习外语的过程,对掌握外语口语不利。

听说法的产生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

1


发展。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重视听说训练。2、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3、把句型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心。4、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所学外语的基础上找出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5、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听说法的不足是:1、否认了人的认识的能动作用和智力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2、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与意义。3、读写能力较弱。 说法无论是在外语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用于外语

二、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政府间和民间在各个领域的交往都更加频繁。在西欧,除了本地区人民的友好往来之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劳动力也流入欧洲共同市场国家,求职谋生。在各种接触中,都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即使学过一些外语的人一旦到了国外,也连起码的交际活动都不会,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教程难解燃眉之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语言学家在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启发下,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他们不仅把语言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客体,同时还把一系列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也纳入了研究范围。所以七十年代以来,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进行教学已成为国外语言教学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就是交际教学法。它旨在培养听、说、读、写技能,以达到交际目的。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称之为"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指的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的外在表现,是在特定的交流环境中,促使交流者能够传递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它不仅包括语法形式的正确,语言的可接受性,还必须考虑语言是否恰当。海姆斯在1972年把这种能力归结为四个方面:1)语法能力:能够辨别和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2)语言能力:口笔交流中的能力。3)社会语言学能力:能够选用和理解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形式

的能力,即语言是否恰当。4)语言策略:为达到交际的目的,操纵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语言教学研究的影响尤为重大,许多语言学家、语言教师纷纷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角度开始重新考虑语言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一种语言,其实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社会规则。然而这种规则的学习不同于句法的规则,可以跨越时空,而是必须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参与与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对该语言所包涵的理解就会残缺不全。 在用交际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任务型的。要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语言作为媒体以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也就是说双方都不知道各自所拥有的信息,以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 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认识到,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异邦文化的特点。 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交际法的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英语交际中去。 交际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是:1、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不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2、使用的教材需要反映语言应用的广度。3、课堂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如教室的布局要适合于成对或小组活动。4、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交际法的根本点是,它所采取的一套方法能促使语言学习者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是有目的性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法的优点是:1、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3、强调学生的主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666d7330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